约5110字。
课本必修一专题整合与积累(2)——月是故乡明
一、课文回顾
《沁园春•长沙》《十八岁和其他》《我的四季》
二、专题思想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可以说,故乡是一个人的根。正因如此,人们对故乡都有一种割不断的特殊情感,它是人的出发地,也是人的归宿。因此,一个人拥有故乡,不仅是指具体的、有形的,更重要的是精神的,无形的。
对故乡的情感,是一种捉摸不住,讲说不清,难以言传,而又排遣不开的感情。它好像很巨大,又好像很琐细。具体得如一撮土、一滴水,又大得无从搬移,无法传递,不可替代。它是天,它是地,它是山,它是水,它和民族.和祖先,和各人逝去的童年,青年时代的岁月,和中华民族的历史镶嵌在了一起。它对别人毫无意味,对自己却无比亲切:它不会让人时时挂念,却又令人终生难忘。
三、同题扩展
1、名言警句
1.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
3.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余光中
4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
5.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韦庄
6.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
7.他乡有明月,千里寄相思。——李峤
8.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
9.我死以后,把我的骨灰送家乡,把它埋了,上头种一棵苹果树,让我最后报答家乡的土地,报答父老乡亲。——彭德怀
10.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2、经典诗句:
1.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2.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
4.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5.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6.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7.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除夜作》高适)
8.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归家》杜牧)
9.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乡思》【宋】李觏)
10.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闻雁》【唐】韦应物)
3、立意指导:
①家园是一辈子的烙印,是人类最后的归宿;
②故乡是滋养人生的源泉
③思乡之情不会因为时空的变换而消逝
④家园不只是房舍,更是精神栖息的港湾
【高考佳作】
故乡,我永远的梦(07山东高考满分作文)
一日,偶读到作家莫怀戚的一句话:“云海落日飘忽柔曼,美国的落日眨眼就落下,而只有故乡的落日才最能打动人的心。”是啊!只有故乡的落日才最能打动人的心啊!为了求学,我踏上了离家的路,但是故乡的记忆却并未随时间而消褪,反而越来越清晰了。
正如一句诗所说:“故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