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共23张。最新近区公开课所用资料奉献,课件,教案,说课稿俱全,体现最新课程理念,使用效果极佳。说课、教案约3940个字。
  《桥之美》说课稿
  依舟
  各位老师:
  下午好!
  我是来自朝阳区九十七中学的语文教师余慧,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桥之美》。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流程这几方面来陈述我的教学设计和设计理念。(ppt2)
  一、教材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有这样的要求:“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考试说明》中也提到:“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中心;理解文章段落之间的关系,理清文章思路;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同时“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ppt3)
  《桥之美》是画家吴冠中先生写的一篇美学小品文,文章具有强烈的画面感与抒情般的感染力。课文由桥的诗境美引出桥在绘画上的形式美,再将桥自身的结构美与它的构图美作对比,肯定强调了桥之美美在构图,美在它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接着以诗意、诗境的语言具体描绘了不同的桥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谐优美地融合的几幅画面。得出结论:“凡是起到构成及联系之关键作用的形象,其实也就具备了桥之美!”同时文章的语言也极具个性色彩,能从独特的角度发掘了桥在不同环境中所产生的美学享受。(ppt4)
  二、学情分析
  我们的学生在七年级虽然曾接触过简单的说明文,但对于说明文的知识体系还不了解,而且《桥之美》又是一篇小品文,在内容的理解上有一定难度,所以在理解本文作者如何抓住事物特征来说明事物这个问题上就会遇到困难。(ppt5)
  三、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的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ppt6)
  1.整体感知课文,了解作者眼中的桥之美。
  2.研读4、5段,理解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
  3.品读语言,感受美,提高审美趣味。
  四、教学重、难点
  本文是从画家眼中来介绍“桥之美”,所蕴含的知识是比较抽象的,初二学生读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把本文的重点确定为:把握作者喜爱桥的原因,理清全文思路。难点为:理解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ppt7)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