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5210字.议论类材料作文佳作选.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和”是中国古代哲学术语。《国语》中有“和实生物”的说法,说的是各种不同的元素,在不同的前提下相互协调、融合,最终都能得到发展,生生不息。
  古人这种认识启示我们去思考古今中外各种相关的问题,自然万物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文化与文化之间……
  参照以上文字,以“和”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和
  高0403班 韩乾
  和。
  一个再简单不过的字符,却是一把打开历史之门的钥匙。
  当历史之河,浩浩荡荡奔向前方;当历史之舟,于风浪中艰难起航;当历史之乐,波澜壮阔訇然奏响。我们又能从中感悟到什么?
  和。
  古语云:家和万事兴。
  “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兵车行》中,此二句尤能动人魂魄。家和!多么朴素,多么渺小的愿望。千年间,万里中国土地上,又有多少家庭,真正达到了这一愿望?又有多少家庭,在统治者的强权下屋倒人亡?
  曾有人云,历史不动感情。是的,但是当安史之乱时,多少百姓苦苦挣命,五胡乱华时,又有多少家庭哭声震响?不动感情的历史,缘何如此残酷?家和这一微小的愿望,缘何竞成了乌托邦?
  家和之愿意,足显历史残酷。
  和。
  古语云:国和则天下宁。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可是,详细统计一下,“合”而“和”的治世方有几年,“分”而“乱”的乱世又有几岁?
  结果令人慨叹。治世之年数,仅有两位数;而乱世之年数,多达千余年。由此可见,国和殊为不易。
  无须列举那血流成河的惨状。中华民族几乎未得过一日安宁,当军士举刀厮杀,城邑战火连天时,又有谁感到了大地的震颤,又有谁感到了人民的哀鸣?
  国和之思,足显历史血腥。
  和。
  古语云:世界大同。
  “世界持久和平”是一句响了百余年的口号。结果,国际联盟被列强掀翻,联合国被列强推开,北约华约等军事组织倒横行一世。虽则苏联分裂,华约解体,但单极化的世界局势仍未改变。强国磨刀霍霍,弱国亦不屈服,争端四起,战争一触即发……送走了核武竞赛,却迎来了新一轮的局部战争。这难道是我们愿意看到的吗?两次世界大战的教训,难道还不够深吗?
  天下久和之念,足显历史无情。
  当然,我们绝不能放弃希望。虽则历史残酷,但仍在进步;虽则历史血腥,但血色终会褪去;虽则历史无情,但人类有情。家和之愿,国和之思,天下久和之念,正是希望所在;而这,也是最为珍贵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问题,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