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式教学案例
威海一中语文组 陈莉霞
袁振国教授最近提出:“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是问题教学的精髓。”
那么,如何构建“让学生带着更多问题走出课堂”的教学模式呢?
在教读《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时我把这种问题式教学的思想贯穿其中,效果颇佳,教学实录如下:
教学目的:
1、领会作者对庄子精神世界的解读;
2、把握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
3、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一、预习,学生写学案
1、读文章,积累字词
2、阅读庄子寓言故事(统一印发),回忆搜集与庄子有关的材料,在此基础上,写出自己对庄子初步认识。
3、写疑难卡
二、导入
师:从古至今,人们对庄子的评价褒贬不一,你知道庄子的那些情况,又怎样评价他呢?
生1:庄周,宋国蒙人,和孟子同时而又稍晚,作过地位卑微的小官,生活贫困,困窘时以织履为生。他拒绝楚相的位置,像陶渊明一样有“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精神”。
师:很好,你能从比较的角度评价一个人,谁能说说庄子的思想?
生2; 我是从网上查的①人与自然的关系:从顺应自然到天人合一; ②人性与道德的关系:从返朴归真到回归自然; ③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从清静无为到齐一超脱; ④人与生活本身的关系:从知足贵身到执道生法。
师:你介绍得很全面。历史上往往老庄并提,老子和庄子的思想有什么不同呢?(学生沉默)
师:庄子的思想以老子为依归,但《老子》的中心是阐述自然无为的政治哲学,《庄子》的中心是探求个人在沉重黑暗的社会中如何实现自我解脱和自我保全的方法。今天我们就借鲍鹏山的语言去触摸庄子遥远的精神世界。
师:我们大家问的疑难问题很集中,主要有以下两个:
1、题目有什么含义?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2、“庄子的心肠极热”他实际上很关心人民疾苦, 庄子为什么不想入世,只想出世呢?
大家既然能提出问题,就一定能齐心协力解决问题。下面分小组讨论,希望大家畅所欲言。
全班交流,学生自由发言。
问题1
生3:庄子所生活的时代是一个让人无路可走的时代,而《庄子》这本书则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