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940字。
高考复习正确使用成语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易设误的成语的几种类型;
(2) 掌握成语题的解题技巧;
(3) 辨析容易混淆的成语;
【重点难点】辨析容易混淆的成语,学习掌握成语的方法
【方法指导】《课堂新坐标》38—40页,另提供一些,仅供参考
方法指导
错误类型:
1、不明意义,望文生义
成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那就是意义的整体性。有些成语可以直接从字面去理解,但很多成语却不能这样去理解,因为这些成语中有些语语素的意义很特殊或其意义不是它的组成部分意义的简单相加,自然我们就不能从字面上去理解其意义。如果对成语意义不加认真推敲,仅从字面去简单、肤浅地理解,就会造成望文生义的毛病。
⑴这两位进城打工的农民遭到保安人员的非法拘押和刑讯逼供,他们在被毒打后忍无可忍,不得不承认偷了商场的物品。(2004年全国二卷)
⑵这些食品是交给姐姐保管的,可她并不是一个从长计议的人,常常领着我们将下一日的提前消耗掉,造成寅吃卯粮的局面。(2004年北京卷)
⑶他最近出版了—本文不加点、几乎没有注释的旧体诗集子,这样的书,读起来确实累人。(2004年北京卷)
⑷虽然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已经每况愈下,但我们仍不能有丝毫大意。(2004年天津卷)
⑸这种首饰的款式非常新颖、时尚,一经推出,不少爱美的女士慷慨解囊抢购。(2004年广东卷)
⑹他谦虚地说:“我既不擅长唱歌,也不喜欢运动;除了画画,就别无长物了。”(2004年浙江卷)
⑺做任何工作都不能孤军奋战,必须团结合作。墙倒众人推,我们只要齐心协力,互相帮助,就一定能克服工作中的种种困难。(2004年辽宁卷)
[解析]以上七例明显犯了望文生义的毛病。⑴“忍无可忍”意思是“再也不能忍受下去了,只能奋起反抗”。根据句意,应改为“被逼无奈”或者“无奈之下”。⑵“从长计议”是指不急于作出决定,亦指慢慢设法解决,而不是从长远计划。⑶“文不加点”,其中的“点”不是指“标点”,而是指“涂改”,它的意思是“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形容才思敏捷,下笔成章”。⑷“每况愈下”是指情况越来越坏,而不是越来越低。⑸“慷慨解囊”是指豪爽大方地在经济上给人帮助。⑹“别无长物”是指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贫穷。不能理解成没有别的特长。⑺“墙倒众人推”比喻一旦失势就会遭到别人的排挤和攻击,不能理解成众人合力推才能将墙推倒。
2、不明色彩,褒贬误用
成语从感情色彩上可分为褒义、中性、贬义,不同的成语带有不同的感情色彩,我们在使用时必须辨明色彩,否则就容易造成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的失误。
⑴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1995年全国高考题)
⑵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⑶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1997年全国高考题)
⑷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1998年全国高考题)
⑸几乎所有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上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了。(2002年全国高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