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850个字。
  2009——20010学年度上期期中学业检测
  九年级语文
  (全卷分A、B卷,A卷满分100分,B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卷别 A卷 A卷
  得分 B卷 B卷
  得分 全卷
  得分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一 二 三 四  
  (一) (二)   
  得
  分             
  A卷(共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16分)
  一、积累与运用(10分,每小题2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当鱼塘寒浅留滞(zhì)着游鱼,小溪渐渐喑哑歌不成调子。
  B.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权利;做一个公民,我们要恪(kè)尽职守。
  C.母子两个千恩万谢,屠户横披了衣服,腆(diǎn)着肚子去了。
  D.上帝久久地伫(zhù)立凝视着,随后深沉地思索着离去了。
  2.下面词语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A.在田园诗人叶赛宁的笔下,夜是那么静谧、美好,让人充满无限的暇想。
  B.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复辙。
  C.意思是有,只是挫词不雅,皆因你看的诗少了,被他傅住了。
  D.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 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②做一个幸福的人,是在你成为有智慧的人的时候。
  ③张乡绅道:“世先生同在乡梓,一向有失亲近”。
  A. 完美    只能攀谈B. 完整 只要 攀谈
  C. 完美    只要交谈D. 完整 只有交谈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篇作文没有中心,东拉西扯,内容空洞,语言贫乏,令人莫衷一是。
  B、从高处眺望,辽阔的绿色大草原上,几座白色的油井房星罗棋布,煞是好看。
  C、回到故乡,见到亲人,在外漂泊多年的他终于忍俊不禁,流下了辛酸的泪水。
  D、西子湖畔桃红柳绿,春色迷人,外地游客纷至沓来,领略秀美的湖光山色。
  5.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中秋之夜,一轮皓月已经爬到中天了,,。
  ;风来了,楼房和山峰在水中摇曳着,显得朦胧而又神秘。
  ①蓝蓝的夜空映衬着圆圆的月亮②高高地悬挂在蓝蓝的夜空中
  ③向大地散射出银色的光华④银色的光华散射在大地上
  ⑤千岛湖碧绿的水里倒映着两岸的山峰和楼房
  ⑥千岛湖两岸的楼房和山峰倒映在碧绿的水里
  A.①④⑤B.②③⑥C.①③⑤D.②④⑥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8题。(共6分,每小题2分)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6.选出对下面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亦不详其姓字(详细)B. 每有会意(体会、领会)
  C.期在必醉(期望)D.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辈、同类)
  7.下面“以”字的用法与其它三个不同的一项是()
  A.因以为号焉B.以此自终
  C.以乐其志D.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8.对全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作者托名五柳先生写自传,五柳先生的形象就是作者的自画像。
  B.作者用幽默夸张的笔调对自己的性情爱好和生活情况作了漫画式的描写。
  C.作者以七句极洗练而又极富概括性的文字,描写出自己少言,好读书,嗜酒,守节,安贫,以文自娱的性格特点。
  D.本文语言清新自然,有虚写,又有实写;有概括,又有具体描写;有叙述,又有议论,使文章的内容和形式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mutualitydow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