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560字。
  《成功》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准确把握和理解作者的观点,结合自身及他人经验对成功有自己的看法。
  2、品味文章富有哲理的语言。
  3、学习作者旁征博引、逐层深入地把观点完善起来的论证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品味富有哲理的语言理解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确成功之道的关键来自于勤奋
  教学重点
  准确把握和理解作者的观点,学习作者旁征博引、逐层深入地把观点完善起来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品味文章富有哲理的语言,学习牛吃草的读书方法。
  课前准备
  1、了解作者的相关资料。
  2、积累文中的成语及关于成功的名言在摘抄本上。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学 激趣导入——走近名人
  学生演讲“我所了解的季羡林”,师生共同归纳出季羡林的成功之道:珍惜时间,孜孜不倦,坚持不懈……,由此导入课文: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位学术大师是如何看待成功的,我们除了惊叹和钦佩外还应该做些什么?
  二、质疑讨论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并划出作者对成功所持的观点。
  2、对构成成功的三个条件,作者分别持什么态度?又是如何来证明的?
  3、作者对文革中和现在的自命天才的人的评价分别是:“至今不解”、“不敢赞一词”。请你谈谈自己的理解。
  4、作者认为“天资是由天来决定的,机遇是不期而来的,我们无能为力”。请你谈谈对这两句话的理解?如果不同意作者的观点,你又可以怎样修改或作些补充?
  5、用自己的话清楚连贯地阐述王国维的“境界说”,体会作者引用这几句话的作用。
  6、对文中不理解的句子提出质疑或对自己很欣赏的句子表明看法。
  三、反馈矫正
  1、师强调:天资+勤奋+机遇=成功,其中关键因素是勤奋。
  2、学生自由细读课文后自由讨论,各抒己见,互相补充论证方法及其作用。师归纳:作者先承认有天资,但不惟天资,通过举文革中和现在的自命天才的人的例子来说明对待天资要客观;接着肯定勤奋的重要性,举例和说理相结合;然后举自己的例子说机遇有时很重要;最后引用韩愈和王国维的话强调勤奋是最根本的条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