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星资源网
学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
综合
会员
注册
登录
会员中心
如何汇款
在线充值
搜索
文章
备课
专题
精品
留言
《华罗庚》教案6
分类:
语文
/
高中教案
/
必修一教案
版本:
粤教版
类型:
doc
大小:
26 KB
评级:
时间:
2009/10/19 20:17:53
下载:
本月:1 总计:35
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点此下载
约2760字。《华罗庚》教案
一.课文解读
1.作者简介
顾迈南,新华社记者,著有大量科学家传记作品,如《中国当代科学家的奋斗之路》、《华罗庚传》、《丁肇中:故国情深》、《李政道》等。
2.基本解读
这篇传记作品的描述对象,是中国现代杰出的数学家华罗庚。与《“布衣总统”孙中山》主要通过生活细节突出传主某一方面的精神特性的写法不同,这篇文章较为完整的介绍概括了传主华罗庚一生的生活经历。但是,一个人的一生是漫长的,有许多生活事实可能是芜杂的,要通过有限的文字给人物做传,也只能抓住最能凸现人物特征的某些材料,来为人物进行文字画像。这篇文章突出了华罗庚三方面的特征:(1)华罗庚艰难曲折的求学、治学经历;(2)华罗庚在数学领域里杰出的成就;(3)华罗庚作为一个新旧中国交替时代的科学家所特有的爱国情怀。
这篇文章在写法上也有三个突出特点。第一,以时间流变为线索,勾勒传主的基本生命历程,概括性地描绘出较为完整的华罗庚形象。文章涉猎传主的事实虽多,但这些内容全部编制在时间的年轮中,组合在华罗庚生命的转变中,所以,文章的脉络仍然非常清晰,材料多而不乱。这种写法,是传记文最常用、同时也可以非常灵活变化着来运用的一种写作形式。第二,这篇文章嵌入了多首华罗庚的诗词,使得这篇科学家的传记,显现出一种古朴文雅的风格来。第三,作者仍然有意识的讲述了一些小故事,增加了文章的活泼度,使文章具有生动的可读性。
文章首先讲述了一个“伯乐识马”的小故事: 1930 年,北京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通过一篇论文看出华罗庚“真不简单”,建议“应该请他到清华来”。这个小故事具有多重意义。(1)在描写传主形象方面,这个故事表明了19岁的华罗庚非同寻常的数学才分以及他命运的一个重要转折,突出了传主的基本特性。(2)华罗庚的数学才能被熊庆来发现,命运发生转变,后来他自己也成为新的“伯乐”,发现和扶持了陈景润等年轻学者。这个故事为后文埋下伏笔。文章的这种写法有内韵。(3)在时间叙述上,从华罗庚“出名”时起笔,是一个倒叙,并由此引出他“他已经走过了相当坎坷的生活道路”。这样的开头,避免了平铺直叙和波澜不兴。
在《艰苦自学的青年时代》,文章又讲述了几个小故事:“物不知其数”算题、“罗呆子”的绰号、可怕的伤寒症等,以此来展现华罗庚青少年时期的数学天分、艰苦自学的情形以及选择数学为人生目标的过程。其中,华罗庚选择数学当作自己人生目标的故事特别令人感慨。年青的华罗庚染上了瘟疫,病好之后,却落下
点此下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
“yxzyw2002”
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江苏省华罗庚中学2010届高三10月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卷 人教课标版..
《华罗庚》ppt21 粤教版
《华罗庚》ppt20 粤教版
江苏省华罗庚实验高级中学2009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化..
江苏省华罗庚中学高三政治模拟试卷 人教课标版
《华罗庚》课堂实录 粤教版
《华罗庚》ppt19 粤教版
《华罗庚》《罗曼·罗兰》ppt 粤教版
《华罗庚》教案5 粤教版
《华罗庚》ppt18 粤教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