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670字。
高中选修课中国小说鉴赏
《王六郎》教案
福建顺昌埔上中学陈冬枝
教学目标
1、了解蒲松龄生平及其《聊斋志异》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2、疏通文章大致内容,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挚的友情。
3、对比民间流传的“水鬼与渔夫”的故事,理解人物的主要性格,
教学重点
1、分析人物的主要性格,感悟作者歌颂的真挚的爱情和友情。
2、以鬼喻人,表现世间的真情与善良。
教学难点
1、分析人物的主要性格,感悟作者歌颂的真挚的爱情和友情。
2、对比民间流传的“水鬼与渔夫”的故事,体会作者在文中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鬼故事听说过吗?鬼是令人害怕的,总是以铮狞的面目出现,但是,在作者笔下,王六郎却是个有情有义的人,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鬼和我们平时听说的鬼有什么不同不处?、
二、作品与背景介绍
1 、“画人画鬼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蒲松龄为什么以谈神说鬼来寄幽怀?
蒲松龄,清代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人。
蒲松龄生活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空前尖锐的明末清初。出身在一个没落的地主家庭,蒲家号称“累代书香”,19岁初应童予试,以县、府、道三个第一名补博士弟子员,颇受当时主持山东学政的著名诗人施闰章的赏识,赞他“观书如月,运笔成风”,一时文名颇高。
但在科举场中很不得意,满腹实学,屡不中举,到了71岁,才考得了贡生。他牢骚满腹,便在聊斋写他的志异。同时文字狱的威慑,知识分子噤若寒蝉及‘南洪北孔“的悲剧。在这样的情况下,长期乡居,深受黑暗社会重压,了解黎民苦难,熟悉科考制度种种弊端,他虚拟出鬼魂世界梦幻世界,写鬼写妖,他的“刺贪刺虐”才能入骨三分,这些幻想形式的采用,使得《聊斋志异》闪现出夺目的思想光辉和很高的艺术境界。
2《聊斋志异》是怎样的一部书?知道其中的故事的同学略述一二,教师再小结。
故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抒发公愤,刺贪刺虐《促织》、《席方平》
(2)揭露科举制度的弊端《考弊司》、《书痴》
(3)狐鬼花妖与书生交往的故事《鸦头》、《细侯》
(4)关注社会风气和家庭伦理的作品如《画皮》、《劳山道士》等
二、初读课文,理解内容。
1、阅读课文,疏通文字。
2、复述《王六郎》大致内容。、
一名渔夫经常以酒来洒在地上来祭祀河中溺死的鬼。其他渔人一般没什么收获,只有他总是满筐的鱼儿。一天,一名少年来到渔夫这里,二人开始饮酒。这位少年自称王六郎,喝着许渔夫的酒,帮着渔夫驱鱼。
一天,少年忽然向渔夫表明其真实身份,并与之郑重道别。因为在某时某地,将会有一名“代死”之人,取代他成为水鬼,他将从此脱离幽沉之水域,转世投胎。
渔夫为朋友将要脱离劫难而高兴,第二天去一看究竟,结果王六郎宁愿牺牲自己,放过了素昧平生的陌生人,渔夫感慨万分。王六郎由于正直、仁心,终于被升为神灵。
王六郎在上任之后,渔夫要前往探视故友。王六郎也托梦当地的百姓,要他们资助前来的渔夫,渔夫到达后,备受款待,并且也托梦给渔夫,在临别之时卷起了羊角风,“随行十余里”,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和感激。
3、 你对其中最有感慨的文字段落是哪些?如赶鱼报恩,舍弃投胎机会,寻找王六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