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000字。
七年级上册第5课《童趣》同步测试题 2009.9.17
山东省邹城市 第六中学 姚珊蓉 邮编 273500
一、作者简介:
沈复(1763年—?1825年),字三白,号梅逸,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清代文学家。著《浮生六记》自传体散文。《浮生六记》共六卷,依次是《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
二、生字
童稚( )藐小( )徐喷( )怡然( )鹤唳( )蹲身( )为壑( )虾蟆( )
三、词语、句子
1.词类活用
⑴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鞭:
⑵夏蚊成雷。雷:
2.一词多义:
⑴日: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 )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 )吾日三省吾身( )
⑵之:使之冲烟而飞鸣。( ) 心之所向。( ) 项为之强。( )驱之别院。( ) 观之,兴正浓。( ) 见藐小之物。( ) 为之怡然称快。( ) 送孟浩然之广陵( )
⑶其:必细察其纹理。( ) 蹲其身,使与台齐。( ) 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 使其冲烟飞鸣。( )
⑷观:作青云白鹤观。( )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 观之,兴正浓。( )
⑸为:项为之强。( )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 以丛草为林( )凹者为壑( )
⑹以: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 )徐喷以烟。( )
⑺故:故时有物外之趣。( ) 故人西辞黄楼( ) 温故而知新。( )
⑻时:故时有物外之趣。( )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 )
⑼而:⑴拔山倒树而来( )⑵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
3.古今异义
⑴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纹理:古义: 今义:
⑵徐喷以烟。徐:古义: 今义:
⑶作青云白鹤观。观:古义: 今义:
4.通假字: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通“ ” 意思是:
5.特殊句式
⑴倒装句: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⑵省略句:⑴(余)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⑵蹲其身,使(之)与台齐。⑶(余)昂首观之,项为之强。⑷一日,(余)见二虫斗草间。⑸(余)怡然自得。
⑶被动句: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⑷判断句:盖一癞虾蟆。
6. 句子的朗读节奏。
例句:⑴能/张目•对日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⑵使之/冲烟/而飞呜,作/青云•白鹤/观。 (句中,“/”表示明显的停顿,“•”表示极短的停顿)
⑴ 见/ 藐小之物/ 必/ 细察其纹理,故/ 时有/ 物外之趣。
⑵私/ 拟作/ 群鹤舞于空中。 ⑶心之所向,则/ 或千或百,果然/ 鹤也。
⑷昂首/ 观之,项/ 为之强。 ⑸作/ 青云白鹤/ 观。
⑹果如/ 鹤唳云端,为之/ 怡然称快。 ⑺蹲其身,使/ 与台齐。
⑻ 见/ 二虫斗草间。 ⑼盖/ 一癞蛤蟆。
7. 解释下列词语
⑴稚: ⑵张目: ⑶秋毫: ⑷藐:
⑸物外: ⑹项: ⑺强: ⑻素帐:
⑼徐: ⑽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