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阅读知识
一、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掌握六要素,有助于分析文章的结构,理清事情的发生,发展的脉络;概括文章中心或段落大意时,可使用六要素,即: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谁?干什么?)
二、记叙的顺序:(三种)
1、顺叙:按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写。如:《一面》
2、倒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然后再按顺序进行叙述,也就是走在记叙的时间上与事情的实际是相反的。如:《背影》
3、插叙:在叙述过程中,由于内容的需要,中断原来情节的叙述,插入 和有关的情节和事件,然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如:《驿路梨花》
三、记叙的人称:
1、第一人称:以“我、我们”的口吻角度展开叙述。
好处(作用):便于直抒胸臆,使读者有亲切感和真实感。如:《藤野先生》、《孔乙己》、《我的老师》。
[另附:第一册第3课《我儿子一家》不以作者为第一人称,而以儿子为第一人称来写,有一种人称错位之美。]
2、第三人称:用“他、他们”的旁观者身份口吻叙述。
好处(作用):叙述不受限制,比较自由开阔。如:《七根火柴》
3、第二人称:用“你、你们”直接与读者交流。(一般多是出现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叙述里,实际上仍是站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角度写的。)
四、记叙的中心,材料和详略。
1、作者对生活的看法,通过记叙人和事体现出来,这就是记叙文章的中心思想。
2、从选材来说,要围绕中心选择材料;从详略来说,要根据中心确定详略,主要的材料要详写,次要的材料要略写。
3、怎样概括归纳记叙文中心思想?
1)抓住文中直接告诉读者中心意思的语句,即中心句。
2)抓住文章开头,结尾段中提示中心的点题句,关键句,用适当的词语连贯起来。如:《驿路梨花》。
3)通过分析结构来归纳,即把文章各部分大意连贯起来,加以综合概括,然后指出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从时代背景入手,找出特定的社会内容包含的深刻含义。如《最后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