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9130字。项城三高2009——2010年度高二上期
  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说明: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卷(选择题   共36分)
  命题人    刘永生
  一、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
  A.藤蔓(màn)      蜕(tuì)变         两橛(jué)        间不容发(fà)
  B.匀称(chèng)     庠(xiáng)序       肯綮(qǐng)      一蹴(cù)而就
  C.锃(chéng)亮     祛(qū)除          拗(ǎo)断        数(shù)见不鲜
  D.煽(shān)动      宰予(yú)          孝悌(tì)        技盖(hé)至此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 ,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 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       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是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的聪明。
  ②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     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③保健医生建议大家,在节假日期间尽量做到心情     ,轻松度假,并且还为大家献上了一份健康套餐。
  A.往往       必需      迟缓        B.往往        必须      弛缓
  C.常常       必需      弛缓        D.常常        必须      迟缓
  3.下列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当霍利企图逃脱覆灭的灾难时,他周围不但围绕着许多妇女,而且在紧要关头他竟然利用以自己先前曾不管不顾的无人照料的小女孩,抱着她企图招摇撞骗。
  B.唐逸和高小兰,张嘉嘉在医院外找了家小饭店吃饭,要了一斤饺子,两盘热炒,看张嘉嘉竟然吃的津津有味,唐逸不由的笑道:“看不出啊,嘉嘉同志也能吃惯咱下里巴人的食物。”
  C.缺少了对学习的热爱,学校生活就没有意思,像寺院里的暮鼓晨钟一样,让人觉得单调又重复。
  D.很多教师和学生都有这样的经验和体会:在考试前一定要保持轻松的心态,采用疲劳战术和题海战术只能事倍功半。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它是一部杰作,它之所以是杰作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作者从始至终坚持他自己的透视感。
  B.应该说钱钟书从理论层面对比较文学所做的诸多论述,并不足以说明比较文学在钱钟书理论立场中的特殊地位,真正代表钱钟书对比较文学巨大贡献的是他所作的大量精彩而经典的比较文学个案。
  C.诗人与其说是在描写关在铁笼子里的豹子的客观形象,不如说是在表现他所体会的豹子的心情,更不如说是在表现他所体会的豹子的客观形象。
  D.《西厢记》的“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牡丹亭》的“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以及大段的《桃花扇•余韵》,都 是对大家熟悉并且很爱读的。
  5.下列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B.为虫驱爵者
  C.建德若偷
  D.大象无形
  6.下列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不患人之不己知
  B.何以报德?以直报德
  C.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D.天下莫柔弱于水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2分,每小题3分)
  所谓人本意识,也就是尊重人和推崇人,弘扬人的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主体独立自觉的价值,而这也正是儒家所津津乐道和汲汲追求的东西。儒家虽然不像西方文艺复兴时代的思想家那样,突出人的个性自由解放和个体的独立与发展,但这只是相对而言。
  第一、儒家并没有完全抹杀人的个体主体的作用与价值,抹杀人的个体主体的独立性与主动性。孔子说“为仁由己”,仁的境界的实现要靠自己的努力;又说“己欲立立人,己欲达达人”,认为“立人”“达人”要以“己立”“己达”为前提。孟子说:“道惟在自得。”求道没有别的途径,全靠自身的修行和体悟。这都是对人的个体主体的独立性和主动性的肯定。
  第二、主体理应包括个体主体和类主体,主体意识应包括个体主体意识和类主体意识。就类主体和类主体意识来说,儒家不仅不曾忽略,相反却是十分看重的。一方面,儒家从人性的普遍性出发,把人看成是一种社会性的类存在,作为类存在,人在自然、宇宙中居于特殊的位置。另一方面,儒家立足于人的家庭血缘关系,以人伦世界、人伦社会为人的生存发展的根本依托,故而人的社会价值较之人的个体价值更重要。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儒家强调“人贵物贱”,认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