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2000字 同升湖实验学校
  2010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试卷
  语  文
  时量:150分钟  满分:150分
  【说明】
  1、本卷在综合2009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地区几种卷型的基础上设置,全卷共七大题,20小题。其中单项判断题10小题,计30分;主观笔答题10小题,计120分。特别注意:第六大题为“选做题”,考生只要从甲、乙两题中任选一题来做。
  2、请在答卷的密封线内,按要求写好班级、考号和姓名。所有答案写在“答卷”上,不能写在试卷上,否则不予评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揣度置之度外    称职称兄道弟    田薄日薄西山
  B.扛旗力能扛鼎    行当行云流水    绰约绰绰有余
  C.殉职徇私枉法    弹劾言简意赅    疏浚日月如梭
  D.晦暗诲人不倦    揣摩惴惴不安    格律恪守不渝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蜗居        双鬓        凉飕飕         大相径庭
  B.顷听        天堑        细裂缝         岌岌可危
  C.凛冽        石罅        稻草杆         旁征博引 
  D.诡异        蘸水        冰窟窿         响彻人圜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这次汶川地震使大量百姓毁家纾难,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大家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以助灾区人民渡过难关。
  B.李白在《拟古》中喊出了两句石破天惊的话:“日月终销毁,天地同枯槁。”他认为无论人生还是宇宙都有一个悲剧的结局。
  C.季羡林先生从语言学的角度研究佛教,又从佛教的传播和发展角度勾勒了中印两国文化交流的轨迹,其论述逻辑分明,文字平易近人。 
  D.北京奥运会一百米跨栏比赛是亿万观众最期待的,刘翔和罗伯斯将展开激烈的争战,鹿死谁手,还未可知。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中国斥资约180亿美元来治理长期存在的污染问题,并采取包括限制上百万辆汽车上路、改造数千台燃煤锅炉在内的多项措施,为奥运会打造了一个更清洁的北京。
  B.对这部小说的人物塑造,作者没有很好地深人生活、体验生活,凭主观想像加了一些不恰当的情节,反而大大减弱了作品的感染力。
  C.改革的实质就是打破制约生产力发展的各种束缚,不断解放并推动生产力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D.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劳动者素质        的提高,取决于各类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数量。
  5、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①每一种话语体系,都代表了特定的视界。
  ②我们说了上千年的古话,说了上百年的洋话,被迫形成了一种优势:说洋话,古人说不过我们;说古话,洋人说不过我们。
  ③用洋人的视界看古事,用古人的视界看洋事,都可能看到当事人看不到的东西。
  ④这是一个巨大的创新空间。
  ⑤我们可以有两个视界,两个既有重合之处,又有独到之处。
  ⑥更何况还有他们未曾见过的中国新事。
  ⑦创新来源于新发现,或者看到了新东西,或者看到了旧东西的新空间。
  A. ⑦④②①③⑥⑤                 B.①⑤②③④⑦⑥
  C.②①⑤③⑥④⑦                   D.①⑤③⑥②④⑦
  二.文言文阅读(共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尹师鲁墓志铭
  师鲁,河南人,姓尹氏,讳洙。然天下之士识与不识皆称之曰师鲁,盖其名重当世。而世之知师鲁者,或推其文学,或高其议论,或多其材能。至其忠义之节,处穷达,临祸福,无愧于古君子,则天下之称师鲁者未必尽知之。
  师鲁为文章,简而有法。博学强记,通知今古,长于《春秋》。其与人言,是是非非,务穷尽道理乃已,不为苟止而妄随,而人亦罕能过也。遇事无难易,而勇于敢为,其所以见称于世者,亦所以取嫉于人,故其卒穷以死。
  师鲁少举进士及第,为绛州正平县主簿、河南府户曹参军、邵武军判官。迁山南东道掌书记、知伊阳县。王文康公荐其才,召试,充馆阁校勘,迁太子中允。天章阁待制范公贬饶州,谏官、御史不肯言。师鲁上书,言仲淹臣之师友,愿得俱贬。贬监郢州酒税,又徙唐州。遭父丧,服除,复得太子中允、知河南县。赵元昊反,陕西用兵,大将葛怀敏奏起为经略判官。其后诸将败于好水,韩公降知秦州,师鲁亦徙通判濠州。久之,韩公奏,得通判秦州。迁知泾州,又知渭州,兼泾原路经略部署。又知潞州,为政有惠爱,潞州人至今思之。累迁官至起居舍人,直龙图阁。
  师鲁当天下无事时独喜论兵,为《叙燕》、《息戍》二篇行于世。其为兵制之说,述战守胜败之要,尽当今之利害。又欲训土兵代戍卒,以减边用,为御戎长久之策,皆未及施为。而元昊臣,西兵解严,师鲁亦去而得罪矣。然则天下之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