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6600字。邵阳县一中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总分150,时间120分钟)
  (命题  陈 祥  )
  一、基础测试 (选择题每题3分,共4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百舸(kě )  彳亍(chì chù) 橘(jú )子 洲    逢(féng)孙
  B  叱(chì)骂    给予(jǐyǔ)     颓圮(tuí pǐ)   戮(lù)没
  C.青荇(xìng)   瓦菲(feī)     怅寥廓(liáo guō)  淬(cù)火
  D.忸怩(niǔ niē)河畔(pàn)   沁(qìng )园 春   忤(wǔ)逆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寂廖           苍茫大地     峥嵘       书生义气
  B.漫朔           五岭委迤     惆怅       凄婉迷茫
  C.彷徨           星辉斑斓     笙萧       天伦叙乐
  D.飘泊           披荆斩棘     榆阴       提要钩玄
  3.下列诗句节拍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B.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C.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D.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4、下面对加线词语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红遍”、“尽染”所描绘的景色虽是深秋的,但“红”这一暖色给人以富于活力的壮美印象。
  B、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一个“击”字生动地塑造了雄鹰飞翔时迅猛有力拍打翅膀的形象,移用鸟儿飞翔的“翔”字来代替“游”字,把游鱼在水中轻快自如的动作表现得极其生动传神。
  C、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这一设问句含蓄地提出了革命领导权的问题。通过询问应由谁来主宰大自然的盛衰荣枯,表现了词人的博大胸怀。
  D、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遏”,阻止之意,“浪遏飞舟”,写风浪很大,都把行船阻挡住了。
  5.对《再别康桥》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诗的第三节“招摇”二字写出青荇为引人注意而极力向人展示美丽的神态,略显轻浮,“甘心”两字写出诗人对康桥的永久恋情。
  B.诗的第一节,告别的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间向天空转移,给人清新飘逸之感。
  C.诗歌选择了“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富有特点的意象,避开了俗世的一切,造出一种清新感。
  D.《再别康桥》全诗情因景生,景因情活,情景交融,物我一体,构成了诗的深邃意境,给读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6、下列横线上依次所填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
  《再别康桥》共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着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______,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_____,康河水底的招摇的水草,榆阴下的长满浮藻的青潭等等。而且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揉碎”、“漫溯”、“挥一挥”等,______,给人以立体感。
  (1)给人带来视觉上美的享受   (2)人们视觉上美的享受靠它给带来
  (3)康河里倒影的是河畔的金柳   (4)河畔的金柳在康河里的倒影
  (5)把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  (6)使每一幅画变成了动态的画面
  A、(1)(3)(5) B、(1)(4)(6) C、(2)(4)(5) D、(2)(3)(6)
  7、下列各句中,加线成语使用不恰当一句是(   )
  A、毛泽东回忆往昔的峥嵘岁月,心潮澎湃,豪情满怀。
  B、2008年奥运会帆船比赛现场,参赛帆船鳞次栉比,一派百舸争流的景象,十分热闹。
  C、必修一第二单元的古代记叙散文或记政治﹑外交的风云变幻,或记杰出人物的嘉言懿行,都是千古流传的叙事名篇。
  D、这亘古未有的奇闻,成了报刊炒作的好材料。
  8.下列词语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这位发言人________指出,美方对这次撞机事件必须承担全部责任,向中国人民作出交代,并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②尽管这只是一次________,但民警与保安的迅速出击,表明本市第一个进入校园的电子保安报警系统已经成功地开通了。
  ③用歪曲事实的历史教科书作为学校的教材,必然________日本年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