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110字。
  《语言规范与创新》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品评《从百花园到三味书屋》的修改稿,体味文章修改后的效果。 
  (2)学会修改自己的作文。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文章修改效果的品评,学会文章词句的基本修改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作文修改的重要性,了解文章修改的原则,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修改稿针对原稿哪些地方作了怎样的改动,改动以后效果有什么不同。 
  2.重视对作文的修改,通过写——改的训练,提高作文的水平。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本专题说:“文章不惮千遍改。”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在修改中“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吝惜”。那么修改文章中应该依据什么标准?怎样修改?下面我们来学习《从百花园到三味书屋》修改稿品评。 
  二.引导学生阅读课文。 
  比较原稿与修改稿:修改稿对原稿作了哪些方面的改动?修改中采用了哪些方法? 
  学生阅读、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明确:修改文章可以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入手。从内容方面说,可以从主题、材料方面进行修改;从形式方面说,可以从结构、语言,以及行款格式、标点符号等方面修改。就本文的修改稿而言,主要是在原文的语言方面作了改动,通过推敲语言、利用增、删、调、换等方法,达到了用语的准确、简明、生动。 
  三、教师提问: 
  本文的修改稿是怎样推敲、修改语言的?修改后的效果如何? 
  学生朗读、体味、回答; 
  教师明确:文章是语言的艺术。要使文章语言臻于完美,作者就要在推敲语言上下功夫。就本文来说,修改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达到用语准确、生动。 
  在文章第一段中,作者将“现在是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改为“现在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鲁迅家的老屋是1919年卖掉的,而本文写于1926年,说“现在是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虽然没有错,但是不够准确,可能使读者误以为老屋的出卖是现在的事,添上“早已”二字,就不会误解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