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1、描述的三个场景:① 夜梦乍醒;② 醒而复睡;③ 深巷失火救火。
2、声音的摹写:
由远及近、由小及大、由外到内、由微弱而喧闹、由简单而纷繁。
3、教学目标:
① 了解本文既是描写场景的记叙文,也是摹写口技特色的说明文的体裁特点。
② 学习本文摹写声音时由远及近、由外到内、由小及大、由微弱而喧闹的安
排顺序及细致描写。
③ 积累词汇,练习背诵。
4、教学重点:同教学目标①②
5、教学难点: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突出口技人技艺之“善”。
6、教学方法:朗读、复述、讨论
7、教具准备:幻灯片、录音机
8、教学安排:一教时
二、学生情况分析
A、 能力方面
⒈已有知识:
① 通过初一若干文言篇目的学习,已初步掌握基本诗词和虚词的用法。
②通过第一单元说明文与记叙文的学习,初步分清了记叙和说明的区别。
⒉背景经验:
能运用说明文的有关知识,理清说明顺序。
⒊存在误区:
本文选自清代涨潮编辑的《虞初新志》,而作者是清代的林嗣环。
教师要提醒学生把作者和编者区别开来。
B、态度方面
对口技者精湛技艺的描摹,学生有浓厚的兴趣,但对怎样突出口技
艺人的特点,理解不全面,宜作重点讲解。
C、语言方面
这是一篇较浅显的文言文,学生在疏通字词的基础上,将口技人表
演的过程复述出来,老师宜采取多种朗读方式以便使学生理解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