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入吾彀中
  彀,音构,原来是张弓的意思,这里借用为牢笼、圈套及就范的意思,「入吾彀中」即是进入我的圈中了之意。例如一个捉麻雀的人,用稻彀放在罗网下来引诱麻雀,当麻雀飞下来正在啄食稻彀,那人把罗套网一抽,将麻雀网住,便说:这麻雀「入吾彀中」了。又如一个人想笼络某甲。用种种手段令某甲对他好感、颂伤他,直至某甲死心塌地约为他利用时,他便可说:某甲已「入吾彀中」矣!这句成语原出於五代时王定保所着的「唐摭言」这是一部记述唐代贡举制度及杂事的书,其中记述之详,一般史志所不及。据书中记载,有一次。唐太宗(李世民,唐高祖李渊的次子)私自去视察御史府(考试进士的地方),看到许多新智取的进士鱼贯而出,便得意得很的说道:「 天下英雄,人吾彀中矣!」这句话就是说:「天下的有为青年,都已进入了我的圈套了!」李世民是唐代开国元勋,文才武略,都很出众,到他自己接帝位後,更是在中国历史上取得一次大统一,他的声威。远及域外,他不但雄才大略,而在为人方面,也很善运用权谋,不然,他也不会无意中说出「入吾彀中」那样的话来了。这句成语运用时,一般都是将它用在形容那些并不十分冠面堂皇的事情上,举凡运用拢络手段,设下各种圈套而达到目的时,便可说「入吾彀中」、「入他彀中」或「入其彀中」。
一木难支
 南北朝(刘)宋顺帝的时候,萧道成把持政权,杀害忠良,横行恣肆,大有篡夺王室的企图,当时大臣袁粲和刘东两人,秘密商量要杀死萧道成,但事机不密,被萧道成同党褚渊知道了,把秘密告诉萧道成,萧道成十分恼怒,立刻派部将戴僧静率领了很多人马去攻打袁粲,把城池团团围住了。这时,袁药对他的儿子袁最说:「我明知道一支木柱不能支持一座大厦的崩塌,但为了名誉义节,不得不死守下去。」後来,戴僧静率领部下越墙冲进城里去,在敌人的刀枪下,袁最勇敢地用身体去掩护他的父亲,这时,袁粲对他的儿子袁最说: 「我是个忠臣,你是个孝子,我们死而无愧。」 结果他们父子俩都为正义而牺牲了。後人便把袁粲当时所说「我明知道一支木柱不能支持一座大厦的崩塌」这句话,引伸成为「一木难支」这句成语,用来形容事情到了艰难危急的时候,并不是一个人或少数人的力量所能挽救的。
三折其肱
晋国时,有范氏和中行氏两个集团的人,准备起兵攻打晋定公;当时有人指出战事成功和失败的关键,要看民众是否支持,假如不能取得民众的信任和支持,便将失败无疑。范氏和中行氏起兵攻打晋定公是一种反叛行为,民众自将不会支持也们的。何况晋定公自己曾经伐君失败,落得流居异国的田地,可以说是经历过失败的过来人。正如一个经过叁次折伤手臂的人,虽经医疗後获得痊愈,但他已尝透了折臂的滋味;在几次叁番的折臂和治疗的经历中,他已了解到折臂的原因,和治疗的经过与方法,换句话说,他已是个中的老手了。所以「叁折其肱」这句成语的含义,是颇为深刻的。不论何人,??要地是经过多次挫折,从艰苦中奋斗而得到成功的,我们都可以说地是与困境奋斗过的「叁折其肱」的人。世界上的伟大人物,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他一定是经历了不少挫折,却仍不断地奋斗,结果才得成功。失败是成功之母,我们正可以借用伟人们的「叁折其肱」来勉人自勉。
叁人成虎
战国时代,互相攻伐,为了使大家真正能遵守信约,国与国之间通常都将太子交给对方作为人质。「战国策」:「魏策」有这样一段记载:魏国大臣庞葱,将要陪魏太子到赵国去作人质,临行前对魏王说:「现在有个一人来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可相信吗?」魏王道:「我不相信。」庞葱说:「如果有第二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可相信吗?」魏王道:「我有些将信将疑了。」庞葱又说:「如果有第叁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吗?」魏王道:「我当然会相信。」庞葱就说:「街市上不会有老虎,这是很明显的事,可是经过叁个人一说,好像真的有了老虎了。现在赵国国都邯郸离魏国国都大梁,比这里的街市远了许多,议论我的人又不止叁个。希望大王明察才好。」魏王道:「一切我自己知道。」庞葱陪太子回国,魏王果然没有再召见也了。市是人口集中的地方,当然不会有老虎。说市上有虎,显然是造谣、欺骗,但许多人这样说了,如果不是从事物真相上看问题,也往往会信以为真的。这故事本来是讽刺魏惠王无知的,但後世人引伸这故事成为「叁人成虎」这句成语,乃是借来比喻有时谣言可以掩盖真相的意思。例如:判断一件事情的真伪,必须经过细心考察和思考,不能道听途说。否则「叁人成虎」,有时会误把谣言当成真实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