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星资源网
学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
综合
会员
注册
登录
会员中心
如何汇款
在线充值
搜索
文章
备课
专题
精品
留言
高考复习“鉴赏诗歌中的形象”讲义
分类:
语文
/
高中教案
/
高考复习教案
版本:
人教版
类型:
doc
大小:
82 KB
评级:
时间:
2009/11/19 18:45:38
下载:
本月:1 总计:117
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点此下载
约13040字。“鉴赏诗歌中的形象”讲义
重庆 赛德 高三语文备课组组长 牟方利 09.3
一、形象的分类
“ 诗歌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和“物象”。 “人物形象”包括“诗人自己(抒情主人公)和“作品中其他人物”。“物象”包括“自然景物”和“意象”。
1.指诗歌中创造的人物形象。即诗词人物,诗词中直接描写的人物,如刘兰芝、采莲女等。江雪 (唐•柳宗元)如1996年的“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写出了诸葛亮的杰出功绩;1998年的“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通过环境的荒僻塑造了李凝的隐者形象。
2. 指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即作者的形象。如2000年“闲敲棋子落灯花”,通过一个动作“敲”,就写出了作者久等友人不至的烦躁心情;1999年的“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借蝉自述追求高洁人格的决心。(陈子昂《登幽州台歌》)诗词中抒情主人公形象,即作者的形象,如《将进酒》一诗,完全可以通过一系列细节来分析、鉴赏李白的形象。
3.指诗歌中描写的景物,而这些景物,往往并非纯自然的景物,它们常常寄托诗人的情感或者对社会生活的感悟和看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意象。如1994年元稹“遍绕篱边日渐斜”的《菊花》,就蕴涵了作者对菊花的高洁品质的认肯和追慕之情。1997年刘禹锡《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看似纯粹写景,实际上还是含蓄地透露出作者对高旷脱俗的境界的向往。1999年杜甫的《漫成一首》,通过写夜泊时的所见所闻,表明自己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
4.意象。意象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或说是指经作者运思而成寓意深刻的客观物象)。
二、古典诗词中的常见人物形象
1、忧国忧民、心系社稷的形象:如杜甫《蜀相》中诸葛亮自从三顾茅庐起得到刘备知遇,为蜀国制定开创基业完成统一的大计,费尽了心机,最后“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2、历经磨难、坚持追求的形象:如屈原《离骚》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再现了一位不愿同流合污,不低头,不屈服,执著地追求真理的形象。
3、胸怀宽广、豪放豁达的形象:如李白《将进酒》发端就是两组排比长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悲感已极的内蕴,却丝毫不堕纤弱,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心怀山海、狂放不羁的千古巨人。
4、踌躇满志、自信潇洒的形象:《念奴娇•赤壁怀古》中风流英俊、爱情美满的周瑜,在谈笑风生中取得赫赫战功,一位少年得志、从容潇洒,功业有成的俊杰形象呼之欲出。
5、金戈铁马、转战沙场的形象:如王昌龄《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我们仿佛看到一位亘古如新、千载不变的雄伟战士,战争的艰辛与磨难不能改变他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
6、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形象:如陶渊明《归国田居》:“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这是一个归隐田园从事躬耕者的真实形象、带月荷锄、夕露沾衣,把田园生活当作理想人生,安贫乐道。
7、孤傲高洁、独守节操的形象:如柳宗元的《渔翁》“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诗中的渔翁来去自如,仿佛是这山水中的精灵一样,与山水合一,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孤傲高洁,遗世独立。
8、寂寞愁苦、身世飘零的形象:如李清照《声声慢》中,我们看到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一变而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漂泊江南的形象。国恨家愁,像铅一样压在她的心头,在她身上融合了亡国之痛、孀居之悲。沦落之苦。
9、怀才不遇、沉郁郁愤的形象:如陆游《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大志落空,奋斗落空,而揽镜自照,却是年华不再,衰鬓先斑!一位悲怆、郁愤的不遇之士形象栩栩如生。
10、重情重义、儿女情长的形象:如杜牧《赠别》:“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将有情人别离时独特的表情生动地表现了出来,诗中两位依依惜别的多情人形象缠绵深挚,别有一番风神韵致。
11、辛苦劳作、纯朴善良的形象:如白居易《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活画出一个年迈而善良的卖炭翁的肖像,劳动之艰辛也得到了形象的表现,这样一个最下层的劳动者多么生动、感人,令人扼腕悲叹。
三、诗歌中常见的形象塑造方法
1、 细节刻画。2、烘托。3、对比衬托。4、比兴手法。5、抒情方式。
四、鉴赏形象的方法
(一)鉴赏人物形象
1.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方法
(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2)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登幽州台歌》:抓人物语言:“念”、“悠悠” 抓抒情主人公的神态:“独”“怆然而涕下”。在一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的图景中,通过直抒胸臆的手法塑造了一位忧国忧民、胸怀大志、孤独的怀才不遇的封建士大夫形象。可见,诗歌表达的是对封建统治者不能重用贤才的不满和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悲哀。 辛弃疾《 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满腔报国热望的志士形象,表达了报国无门的感伤。
2.把握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和性格
在诗歌鉴赏中如能充分地把握住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点此下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
“yxzyw2002”
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语言ppt6 通用
高考复习鉴赏诗歌的形象——之意象与意境ppt 通用
高考复习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ppt 通用
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思路ppt 通用
2010届高三语文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ppt 通用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形象ppt2 通用
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中的形象之事物ppt 通用
高考复习之鉴赏诗歌的行文结构ppt 通用
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中的形象之景物ppt 通用
高考复习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对比衬托学案 苏教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