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10990字。醴陵二中  醴陵四中
  2009年下学期两校联考高二语文段考试题
  命题学校:醴陵四中  命题人:张申德
  总分:150分,A卷100分,B卷50分   时量:150分钟
  考生注意:所有题目的答案均填在答卷上,否则作无效卷处理。
  A 卷(共100分)
  一、选择题(第1至12小题,共36分,每小题3分)
  1、选出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 (     )
  A、酒馔(zuàn)    赍发(jī)       噩耗(háo)    彤云密布(tóng)
  B、怂恿(sǒng)    混沌(tún )   岑寂(cén)      咬文嚼字(jué)
  C、毗邻(pí)    付梓(zǐ)     憎恶(zēng)   数见不鲜(xiān)
  D、陨首(yǔn)   央浼(miǎn)   坍缩(tān)      模棱两可 (líng)
  2、选出下列字形全对的一项(    )
  A、辩别    裨益    没精打彩    娓娓道来
  B、迤逦    干躁    回肠宕气    轻鸢剪掠
  C、尺牍    撮合    得鱼忘筌    安然无恙
  D、斟灼    惊讶    锱铢必较    战战兢兢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要时刻牢记依靠谁得的天下,不能得鱼忘筌,更不能刚扔掉要饭棍儿,调头就打要饭的。
  B、王大爷和王奶奶没有儿女,相濡以沫的王大爷去世后,王奶奶一个人很孤单,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C、他是一个现实主义者,过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整天朝不虑夕,一副乐呵呵的样子。
  D、湖南省醴陵市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闻名中外的瓷城和花炮之乡。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篇洋洋洒洒的《滕王阁序》不仅使唐代诗人王勃名声大振,也让滕王阁成为江南的三大名楼。
  B.只在彭泽县做了八十多天县令的陶渊明愤然挂印辞官的原因是由于看不惯官场的黑暗和具有“性本爱丘山”的性格造成的。
  C.因为我们无论如何也是所有群居性动物中最具社会性的,我们却并不经常感到我们的联合智慧。
  D.庄子凭着丰富的想象,运用大量的寓言把”无所待”的思想寄托于生动的形象之中,使《逍遥游》一文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5、注意下列句子相互间的逻辑,把它们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下列序号排列正确的一
  项是(    )
  ①据说在德国授课,政府也规定一律使用德语
  ②而在许多最需要使用本民族语言的国际讲坛上,我们却听到了中国代表的满口洋话
  ③长期在美国教书的法国人马卢达来北京大学作演讲时,开始时应我们学生的要求打算用英语演讲
  ④面对强势文化的入侵,各民族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语言呢
  ⑤但法国大使馆坚持要他使用法语,因为他是法国人
  A.④①③⑤②  B.③⑤④①②
  C.④③⑤①②  D.③⑤①②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这种“词汇”和“文法”到底是什么呢?归根说来,它们是从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在长期建筑活动的实践中所累积的经验中提炼出来的,经过千百年的考验,而普遍地受到承认而遵守的规则和惯例。它是智慧的结晶,是劳动和创造成果的总结。它不是一人一时的创作,它是整个民族和地方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下的产物。
  由这“文法”和“词汇”组织而成的这种建筑形式,既经广大人民所接受,为他们所承认、所喜爱,虽然原先是从木材结构产生的,但它们很快地就越过材料的限制,同样运用到砖石建筑上去,以表现那些建筑物的性质,表达所要表达的情感。这说明为什么在中国无数的建筑上都常常应用原来用在木材结构上的“词汇”和“文法”。这条发展的途径,中国建筑和欧洲希腊、罗马的古典建筑体系,乃至埃及和两河流域的建筑体系是完全一样的,所不同者,是那些体系很早就舍弃了木材而完全代以砖石为主要材料。在中国,则因很早就创造了先进的科学的梁架结构法,把它发展到高度的艺术和技术水平,所以虽然也发展了砖石建筑,但木框架同时也被采用为主要结构方法。这样的框架实在为我们的新建筑的发展创造了无比有利的条件。
  在这里,我打算提出一个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
  如同语言和文学一样,为了同样的需要,为了解决同样的问题,乃至为了表达同样的情感,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时代是可以各自用自己的“词汇”和“文法”来处理它们的。简单的如台基、栏杆、台阶等等,所要解决的问题基本上是相同的,但许多民族创造了许多形式不同的台基、栏杆和台阶。例如热河普陀拉的一个窗子,就与无数文艺复兴时代窗子的“内容”完全相同,但是各用不同的“词汇”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