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小题,约5290字。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初二语文)
第一部分(22)
l、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chà( )异 qī( )跷 hān( ) 然入梦 故弄xuán ( ) 虚
2、下面两句话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格中,然后改正。(4分)
① 不想,一夜之间地温回升,冰雪消溶了,糖浆和雪水浑在一起,渗入大地。潮湿的地面上,歪躺着几张皱巴巴的糖纸和那根作为标记的小棒棒。
② 这时万籁巨寂,只听得嘀嗒的钟声和可以微闻得到的母亲的呼吸。我心里暗自想念着,为着我要穿鞋,累母亲深夜工作不休,心上感到说不出的欠疚,又感到坐着陪陪母亲,似乎可以减轻些心里的不安。
错别字
改 正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8分)
① ,乌蒙磅礴走泥丸。(毛泽东《七律 长征》)
②白头搔更短, 。 ( 《春望》 )
③ ,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④ 人生自古谁无死, 。 (文天祥《过零丁洋》)
⑤ 海内存知已,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⑥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
4、结合上下句,在横线上补充出适当的内容。(2分)
机智的回答
一个年轻人由于超速被警察拦下,他把车窗摇下。警察从警车里出来说 :“我已经等你一整天了。”
年轻人回答:“是啊 , 。”
警察好不容易止住笑,严厉批评的话一句没说出口,开了罚单就放他走了。
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答题。(4分)
①阅读下列材料,谈谈你的体会。
材料一: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一项最伟大的工程。它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惊人毅力,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建筑技术的伟大成就。(罗哲文《万里长城的构造》)
材料二:万里长城、丝绸之路本身都是活生生的教科书,我一辈子都学不完、用不尽。(刘雨田《长城万里行》)
你从万里长城这部活生生的教科书中读到了什么?
答:
②说说下列几段材料中“长城”的比喻意义。
材料一:与三峡工程并肩而立的国家重点生态工程——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已悄然崛起,护卫长江和三峡工程的绿色长城正在形成。
材料二:人民军队是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是永远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祖国、忠于社会主义的伟大军队。
材料三:身材高大、才华横溢的王治郅和姚明可称得上是中国篮球的“双塔”,有人把他们比作“移动中的万里长城”。
答:
第二部分(38分)
阅读《晏子使楚》中的语段,完成6—10 题。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6、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 )( ) (2分)
A 婴闻之 B 齐人也,坐盗
何以都不闻消息 (《人琴俱亡》) 便径入坐灵床上 (《人琴俱亡》)
C 晏子将使楚 D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