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10270字。江西省上高二中2010届高三(期中)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命题人:潘细明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豁免  附和  盅惑  电光霍霍  祸起萧墙
  B.桅杆  崔嵬  圩田  运筹帷幄  韦编三绝
  C.绯闻  悱恻  诽谤  匪夷所思  文采斐然  
  D.撕裂  趔趄  凛冽  泉香酒洌  骂骂咧咧  
  2、下列词语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A.疏忽  如法泡制  偷袭  颠扑不破
  B.妊娠  趋之若骛  蠕动  聒不知耻
  C.苔藓  打躬作辑  霰弹  不可得兼
  D.遴选  突如其来  懈气  支离破碎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假使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以传播真实信息为         ,那么,现在许多图书产品不是炒作过度,而是不足。
  ②为保证广佛地铁顺利开工,有关部门制订了周密计划,保证人员和设备    到达。
  ③癌细胞自灭法,是通过药物的选择性,将大量抗癌物聚积在肿瘤周围,并逐渐穿过肿瘤包膜,直接作用于癌细胞组织,杀死癌细胞,     肿瘤的扩散。
  A.要旨  一起 阻止   B.要义   一齐   阻止
  C.要义  一齐   阻碍   D.要旨   一起  阻碍
  4、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电话给人们带来了莫大的方便,但打电话有时并不是最好的联系方法,有些事情非得耳提面命,一边说一边比划才能真正讲清楚。 
  B.我与同事们一直保持适中距离,不偏不倚,不太疏远,也不靠得太近,这样更有利于工作。
  C.“书山有路勤为径”,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我们更要努力攀登书山,而不能高山仰止。
  D.参加本届西湖博览会的各省代表浏览了新西湖后赞叹道:“西湖山水果然名不虚传,秀色可餐,真是人间天堂啊。”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深入人心的今天,谁能不信高科技会给人类带来福音?正因为这样,难怪骗子们也要乔装打扮,打出高科技的幌子了。
  B.如何才能让大家都富起来呢?关键的问题是知识在起决定作用。知识的贫乏必然造成财富的贫乏,财富的充足往往是以知识的充实为前提的。
  C.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复排的大型历史话剧《蔡文姬》定于5月1日在首都剧场上演,日前正在紧张的排练之中。
  D.近年来,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高校将进一步扩大招生,并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大学和学科。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处在全球化这一大的历史背景下,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正处在一个十字形的交叉点上:它一方面要实现本土文化与域外文化(主要是西方文化)的综合,一方面则要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后现代文化”的综合。这一情况发生的物质层面的根源在于,当代中国要跻身现代化、全球化的潮流,要赶超西方发达国家,必须完成由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信息社会的转型。这对中国发展进程来说无疑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但同时也是一个重大的、特殊的发展机遇。从文化层面看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有很大的互补性。汤因比认为,稳定与活力是人类安居乐业所不可缺少的要素,而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恰恰分别蕴含了这两种东西。因此,他满怀希冀,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两极——中西文化的接触,极有可能融会出一种既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稳定性又体现西方现代文化活力的、适用于全人类的理想文化模式或生活方式。这种方式不仅使人类得以生存,而且还能保证人类的幸福安宁。不仅如此,汤因比还坚信,能够实现这种综合与统一的将不会是任何西方力量,而只有可能是中国。这是因为,中国有政治统一和思维统一的悠久和深厚的历史传统,而且正在开辟和尝试走出把前工业社会的传统生活方式和西方工业社会的现代生活方式二者的优点结合起来,同时又避免二者的缺点这样一条道路。
  从全球化的角度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赶超西方发达国家、从前现代化向现代化乃至后现代化,从农业经济社会向工业经济社会乃至知识经济社会跳跃式发展的必然的历史阶段和社会形式。华夏文化它将有可能做到:既享有科学理性所带来的现代高科技的成果,又高扬和弘大民族的人文精神;既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