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教学目的<br>
一.  学习《荷塘月色》中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新鲜贴切的比喻表达效果及移觉修辞手法的运用。<br>
二.  掌握《荷塘月色》刻划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其严谨结构。<br>
三.  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社会内容。<br>
四.  通过朗诵欣赏《荷塘月色》的韵味。<br>
教学设想<br>
1、教学重点放在文章的结构安排、写景层次、语言特色上。<br>
2、安排一课时。<br>
教学内容与步骤<br>
一、  请两位同学分别用几句话描绘一下自己印象中的荷塘景色,然后引入课文。<br>
二、  解题  <br>
     1、 荷塘,指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是本         文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月色,则点明了时间,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br>
2、  写作背景<br>
[提问]:本文写于1927年,这段时期中国历史上发生什么事情?<br>
[解答]:朱自清在青年时代曾参加过“五四”运动,向往过俄国十月革命,后来也投身过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革命处于低潮,蒋介石、汪精卫的法西斯暴行激起中共党人和广大革命人民的奋起反抗,同时引起一部分正直的知识分子的不满和谴责。朱自清是一位有正义感的作家。他不满于反动派的血腥屠杀,但因受阶级的局限,没 勇气正视血淋淋的现实,只能用消极态度表示不满和反抗。《荷》正是通过“我”在荷塘月夜的独步、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在时代的政治低下寂寞、苦闷、彷徨无路的情绪和出污不染、洁身自好的情操。<br>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