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39张。内容有对联赏析、对联知识及对联创作三部分,很好的体现了新课改理念。含配套教学设计,约2640字。
《对联读写例话》教学设计
临武一中语文备课组(主备:李平)
学科 语文 教材名称 高中语文必修1 教材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题 梳理探究•奇妙的对联•对联读写例话 年级 高一 学期 上期 学段 第1学段
教
学
目
标 1、知识目标:A、掌握对联的相关知识和特点。
B、学会分析对联,掌握对联的基本写法。
2、能力目标:A、培养创造性思维,提高创作能力。
B、培养竞争意识,锻炼反应能力。
3、情感目标:A、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精华对联的学习兴趣和热爱之情。
B、增强团结合作意识,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学
重点
理解对联的有关知识,学对对联。
教学
难点 对联中有关平仄的要求,学生自创简单对联。
教
学
思
路 在教学中,以欣赏与对对子激发兴趣,以兴趣激励学生对对联的文化知识的探究学习。
教学过程是:
导入新课→对联印象→名联欣赏→对联特点→对联评改→对联试拟→对联类型→课堂小结→课后作业
教学
方法 1、情境教学法:利用对联图片、书法展示、视频欣赏、为我校70周年校庆创作对联等创设对联情境的办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受对联艺术和文化。
2、启发式教学法:在学生学对对联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启发的办法,帮助学生拟出正确答案。
3、合作探究教学法:学习判定对联类型,分男女两组,以抢答的方式展开,增强团结合作意识,引发进一步自主探究的愿望;探究对联的写法。
教学
资源 CAI自制课件
教学
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预设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猜谜语:
两姊妹,一般长,同打扮,各梳妆,满脸发红光,年年报吉祥。(谜底:春联)
对联是我国独有的文学形式,中国楹联学会已申报将它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生猜出谜底,明确课堂学习内容。 由谜语自然引入本课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