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200个字。
《荔枝图序》教案
陈户中学张晓玲
㈠教学目标及其他: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白居易的生平以及序的特点。
②、识记重点字词的用法。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读全文,明确说明对象,并能做到背诵全文。
②学习精确、生动的语言,并能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领略荔枝的鲜美和自然景观的美妙。
4、教学重点:
掌握按一定顺序进行说明的方法。
5、教学难点:
准确理解并翻译文言文。
6、教学设想:
文章结构简单,可重点把握说明的顺序,也没有什么难懂的字句,可让学生预习、自学,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讨论;可将《过华清宫》和《惠州一绝》介绍给学生,使学生对荔枝以及难以贮存的特点加深印象。
7、教学方法:
通过预习、自学、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探讨,了解课文中出现的常见文言字词的意义和用法。
课堂上多用提问、启发、诱导等方法,并创设情景,使学生能明白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利用仿写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8、教学课时:
1课时
9、教学用具:
多媒体
㈡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多媒体展示荔枝视频)
同学门谈谈对荔枝的认识
关于荔枝,大家现在可能比较熟悉,但在当时,一般北方人是很难一睹荔枝的芳容的。由于其色、香、味俱美,历来被公认为果中的珍品,为历代文人墨客所喜爱和赞美,荔枝的妙,在杨朔的《荔枝蜜》等诗文中都有过介绍。据欧阳修的《新唐书﹒杨贵妃传》记载:“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可见其不易保鲜的特征。今天我们来学习白居易的《荔枝图序》,看看又向我们介绍了哪些知识?
二. 整体感知
㈠解题
1.序是一种文体。那么什么是序言或序文呢?一般写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有作者自己写的,多说明写书宗旨和经过,也有别人写的,多介绍或评论本文内容。本文是作者为荔枝图作序。
㈡检查预习
1、介绍作者
⑴.首先指名学生介绍作者,注意结合幻灯片内容。
⑵.教师补充介绍作者。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唐代大诗人。曾官居太子少傅,晚年自号香山居士。他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观点。代表作有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