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市2003―――2004学年度调研模底考试语文试题<br>
第I卷<br>
一、(18分,每小题3分)<br>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br>
A.俏皮 畅销 树梢 悄然无声 消化系统<br>
B.赔偿 培养 玉醅 事半功倍 陪伴左右<br>
C.佯装 徜徉 打烊 装模作样 十里洋场<br>
D.移栽 裁判 装载 披星戴月 截然不同<br>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br>
A.委屈 委曲求全 截流 开源节流<br>
B.灌注 全神贯注 精微 精卫填海<br>
C.直言 仗义执言 提名 金榜提名<br>
D.便宜 便宜行事 宿怨 宿愿得偿<br>
3.对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br>
A.依稀(仿佛,不清晰) 哗众取宠(用浮夸的言辞博取群众的喜欢) <br>
缁衣(黑色的衣服) 明珠投暗(课文中比喻好东西落到坏人手里)<br>
B.迥然(形容差别很大) 出神入化(形容技术达到绝妙的境界)<br>
杀青(稿件交付刊印) 才高八斗(形容富有文才)<br>
C.裨益(有好处) 多多益善(越多越好)<br>
益友(对自己有帮助的朋友) 精益求精(精神抖擞)<br>
D.夙诺(以前的承诺) 夙兴夜寐(早晨起来,晚上睡觉)<br>
夙仇(旧有的仇恨) 夙夜忧国(时时刻刻不忘国家)<br>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br>
⑴世上读书人____知道有一副对联是劝人苦读的,曰: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br>
⑵契诃夫从平凡的日常生活取材,把笔触___人物的内心深处。<br>
⑶我们鉴赏一部小说,要透过故事的枝叶,仔细___生活这棵常青的大树的根。<br>
⑷或者更其重要的,是我们将要看到人类选种力量的伟大,能使微小的变异逐渐___起来。<br>
5.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br>
A. 有些人对骑车带人之类的事情是不以为然的,他们认为,这样方便了自己,也没有妨碍别人。<br>
B. 对犯错误的同志应该诚恳地指出他的缺点,不能讳疾忌医。 <br>
C. 只有领导干部严格自律,为政清廉,才能上行下效,使整个社会风气得到好转。<br>
D. 这支野占军的群众工作做得好,与驻地附近村民相处得水乳交融。<br>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br>
A. 以网络技术为重要支撑的知识经济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加速了文化社会文明。<br>
B. 2000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中作文的话题“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范围宽泛,充分体现了作文命题的开放性和创新性特点。<br>
C. 这次活动的宗旨是展现京剧艺术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并以此推动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br>
D. 晚会上,他们神情自若,舞姿潇洒,谁能相信他们不是年过花甲甚至年逾古稀的老人呢?<br>
二.(12分,每小题3分)<br>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br>
时 间 旅 行<br>
运动物体接近光速会出现信以费解的现象。对随光一起旅行的任何物体和人员来说,时间慢了下来。这是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的部分内容,利用原子种进行实验证明了这一点。并非只有时钟减慢,化学反应和生物过程也减慢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