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020字。
  《孔乙己》教学设计
  【教学依据】
  《孔乙己》是鲁迅先生自己最喜欢的一篇小说,也是多年入选中学语文课本的一篇传统课文。全文仅3000多字,可是从以乐境写悲哀的精巧构思到12岁小伙计的独特视角,从精巧含蓄的社会环境描写到看似矛盾的结尾处理,可圈可点处俯拾即是,为读者留下了许多值得探究的课题。
  然而,文章虽精美,却难以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因为小说反映的社会生活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去甚远,理解上存在一定的难度。这种情况下,教师的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定位:小说篇幅不长,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要完成对本文人物、主题、写作技巧的全面的、理性的分析恐怕仍是不切实际的。只有准确定位自己的教学目标,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激趣:传统课文的教学一般难度较大,主要问题在于教师往往容易受到思维定势的束缚,难以推陈出新。本课教学设计的成功尝试在于采用填写履历表的新方法,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深入探究的兴趣。
  三、放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放手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中加深理解、有所感悟,才能真正提高阅读的质量。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整理人物活动的几个场景。
  2.理清小说的情节,初步把握人物性格。
  3.了解孔乙己的悲惨遭遇及其产生的根本原因。
  【教学方式】
  1.尝试多种阅读方式。
  2.鼓励大胆提问,引导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我们以前读过鲁迅先生的哪些小说?
  生:《故乡》、《社戏》。
  师:鲁迅先生一生共写了33篇小说,主要收录在《呐喊》、《彷徨》两部文集中。其中他自己最喜欢的是《孔乙己》;巴金先生曾热情地赞叹说:“《孔乙己》写得多么好啊!”日本有一位作家也说,孔乙已是一个最完美的艺术典型。孔乙己到底是怎样的一个艺术形象?
  这篇小说为什么能得到如此高的评价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小说。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