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语言例说》教案
陈燕秋
导语:
古往今来,许多伟大的作家,都是善于运用语言的巨匠;许多传世的作品,都以精湛的语言著称。我们要想写好文章,就必须提高语言素养,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语言运用的意义):
语言运用在写作中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写文章离不开语言,深刻、充实的内容需要准确生动的语言来表达;思路结构都要靠语言来支撑、充实和装饰。语言运用得好,才能赋予文章以形象性、鲜明性、生动性。
(考试作文要求):
可以说,现在考试作文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检测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高考作文对语言的基本要求是要规范、简明、连贯、得体。同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高一层次的语言标准——有文采。(用词生动、词语丰富、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等)如果说,语言是文章大厦的构造材料,那么,可以说文采是构造材料的装饰。
(存在的问题):
但是,很多学生都有一个比较普遍的苦恼,就是语言表达或枯燥无味、平淡如水,或不知该用何语来表达心中的意思(文不逮意),或不善于变化词句,千人一面、千篇一律。
(解决办法):
要解决这令人苦恼的问题非下苦功夫不可,因为它不是一朝一夕随随便便就能学好的。没有长期的“苦功”基础,永远不可能具有较高水平运用语言的能力,不过有了“苦功”的基础,再有意识地运用一些使用语言的方法技巧,相信我们能够提高语言运用水平。
语言运用的方法技巧是多方面的这里仅就怎样准确、生动地运用语言作一些介绍。
2、比较优劣
学生发言:
师总结:1、“徐徐”“驿站”“如烟”等词相对前面的语句表现力更丰富、更形象、更生动。
2、*文摘1:开头简洁,但稍显抽象。文摘2:将“世界”的意义扩展开来,使文章更引人入胜。
*文摘1: 文摘2:色彩使丰富多彩的,人的性格正巧也是,将这个道理点透。
*文摘1:文句中透着作者对人生 文摘2:
的思考,有一定哲理。
但对大地的个性理解还
不够具体,文句显得有
些抽象,难理解。
这是一篇构思非常巧的文章,遗憾的是,读上去感觉枯燥乏味。但可以利用意象魅力,使语句具体生动起来。文中的意象有——大地、枫叶、天空、草等,每一个可以找出与之个性相适应的意象,使形象更具体生动。同时通过联想,用类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再加上排比、对偶等整句的使用,使文章“亮”起来。
3、“创新”语言目标达成的具体方法
*合理选用形象的文字
客观事物是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写文章就要从汪洋的词汇大海中去选取精当准确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