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1590字。
初三诗词赏析复习资料
班级 姓名
七年级
(一)观沧海 曹操
主旨: 这首四言诗借诗人登山望海所见到的自然景物,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划了高山大海的动人形象,更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 本诗中哪些诗句是虚写的?有什么作用?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诗人丰富而奇特的想象,虚写,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壮丽景象,体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2. 请默写在写秋的思想感情上与曹诗相近的一首诗(词).
《秋词》刘禹锡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二)《次北固山下》 王湾
主旨:淡淡的乡愁。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 “潮平两岸阔”,“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请对“阔”发挥一下想象。
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这一句,写得恢弘阔大。
2.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这两句给人以怎样的感受?
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三)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主旨:通过描绘了西湖的秀美的景色,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和愉悦的心情。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句中的动词很有表现力,请你描绘一下句中图景,说说这两词好在何处?
运用拟人手法用了“争”和“啄”两个富表现力的动词,勾画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场景,使画面充满了生机。
2.请你体会“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中两个划线词的意思,说说两词带给你的丰富想象。
“渐欲” 是“还未”的意思,“ 才能”是 “刚”的意思。各种花朵还将开未开,含苞欲放,浅浅的嫩草,刚把马蹄埋没,但不久的将来就会繁花似锦、绿草如茵,写出了春的发展变化,给读者无尽的想象空间。
(四)西江月 辛弃疾
主旨:这首词充分反映了作者对丰收所怀有的喜悦之情以及他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