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390个字。
第16课化石吟
山东省高密市银鹰文昌中学王亮
【课文导读】
《化石吟》是一首赞颂化石的抒情诗,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从而赞美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读这首诗可以引发人们无限的遐思。吟,是古典诗歌的一种名称,这里是赞颂的意思。诗共7节,可分3层。1、2节是第1层,通过问句的形式,引发读者的想像。3、4、5、6节是诗的主体部分,具体抒写遐思的内容。最后一节回应1、2节,使全诗结构完整,有放有收,有问有答。这首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作者将化石当作可以说话的人,并用第二人称“你”来称呼它,显得自然亲切。
【学习重点】
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体会赞颂之情。
2.理清结构,展开联想和想像,理解本诗内容。
【学法指导】
《化石吟》是一首科学诗,以诗的形式写科学的内容。学习这篇课文时要联系生物课上所学内容(如鱼类进化、鸟类祖先、两栖类祖先、被子植物、恐龙、猛犸等知识),还要调动课外积累的生物知识和丰富的想像力,先理解诗中所写的内容;在此基础上进行反复朗读,感受诗中的思想感情和节奏韵律之美,激发爱科学爱文学的热情。
【训练提升】
一、基础巩固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奇幻( )裹藏()猛犸()躯壳( )hái ( )骨qián( )行cōng ( )茏tàn()服
2.《化石吟》是一首的抒情诗,读这首诗可以引发人们无限的遐思。吟,是古典诗歌的一种名称,这里是的意思。
3.解释词语。
(1)腐朽:
(2)化为乌有:
(3)潜行:
(4)海枯石烂:
(5)葱茏:
(6)叹服:
4.给下列诗句划分朗读节奏。
肉体虽早已腐朽化为乌有,
生之灵却悄然潜行在地下。
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
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
5.诗的第一节、第二节和最后一节构成什么关系,这样写好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