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390字。
  现代文精读五大考点透析之一:
  词句理解
  陕西省宝鸡市教研室  曹公奇
  【题型盘点】
  词句理解是课标对现代文精读评价的五大要求之一,因而也是各地中考试题必考的热点。它包括对句子中重要词语的理解和对文章中重要句子的理解两个方面。
  1. 理解词句含义:准确理解重要词语或句子的在具体语境中的具体意义、特殊含意、言外之意、深层含意及指代的具体内容。2008年河南省中考试题(《梨一样的苹果》)第10题: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第⑦段中加点词“令人尊敬的痛苦”的理解。2008年黑龙江哈尔滨市中考试题(《父爱是金》)第17题:第(1)段中“朽木在哪儿都一样”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2. 品味词句情感:品味重要的词语或句子所包含或表达的作者思想感情。2008年广西南宁市中考试题(《伟大的悲剧》)第14题:结合语境,品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2008年江苏苏州市中考试题(《苏州,最后的园林》)第23题:结合全文,细细品味文中画线的句子,说说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样结尾有什么好处?
  3. 分析词句的表达效果或作用:分析关键词语或句子的表达效果及在表达、结构等方面所起的作用。2008年四川成都市中考试题(《善待挫折》)第13题: 第④段“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的” 一句中“往往” 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2008年重庆市中考试题(《别踩疼了雪》)第14题:第⑦段加横线的句子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4. 揣摩赏析关键词句:结合语境,揣摩词语用得好的妙处,赏析句子的表达特点。2008年湖北孝感是中考试题(《等待录取通知的那个夏天》)第14题:文中加点的 “厚”和“舔”这两个字,在用字炼意上非常讲究,请分别揣摩其妙处。2008年江苏南京市中考试题(《田野上的白发》)第20题:结合语境,对下列句子作简要赏析。
  【得分策略】
  1.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意。如果问的是代词所指代的具体内容,就要从上下文中去寻找;如果是词句的特殊含意、言外之意或深层含意,就要结合具体语境,根据词性特点、句子形式、修辞手法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意。要特别注意,这类试题,往往不是词句的表面意义,如果简单的理解为词句的表层意思,就容易理解偏差。像上面列举的哈尔滨卷第17题,要理解“朽木在哪儿都一样”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关键是结合上下文的意思,弄清“朽木”在这里比喻的是:不是学习的料,或者是不可造就的人。这样,整个句子的言外之意就显而易见了。
  2.从全文的主旨和情感基调入手,细细品味词句所包含、表达的思想感情。因为,文章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