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4道题,约6330个字。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初二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6页,共100分,其中书写分3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学号写在答卷纸的密封线内。
3.答案一律用钢笔或黑色水笔写在答卷纸上,不能写在本试卷上,标“▲”处表示此处的答案应写在答卷纸上。
一(25分)
1.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
(1)少壮不努力,▲。(《汉乐府•长歌行》)
(2)▲,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
(3)迷津欲有问,▲。(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4)▲,徒有羡鱼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5)晴川历历汉阳树,▲。(崔颢《黄鹤楼》)
(6)▲,死者长已矣。(杜甫《石壕吏》)
(7)大道之行也,▲。(《礼记•大道之行也》)
(8)苔痕上阶绿,▲。(刘禹锡《陋室铭》)
(9)杜甫的《望岳》中表达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与豪气的语句是“▲,▲”。
(10)人们常用《爱莲说》中的“▲,▲”来比喻那些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人的高尚品质。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诘jié问瓦砾lì 蹒pán跚锐不可当dāng
B.箱箧qiè 肃穆mù 愧怍zuò 长途跋bá涉
iù 震悚sǒng 伎jì俩转弯抹mò角
D.寒噤jīn 狼藉jí 琐屑xiè 连声诺诺ruò
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烦燥取缔荒僻月明风青
B.鞠躬健忘稀罕微不足道
C.赃物阻扼风尘张慌失措
D.惊害呵斥交卸大廷广众
4.下列关于名著《朝花夕拾》中文章的语段与篇名不一致的一项是(▲)(3分)
A.“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B.但许多天之后,也许是已经经过了大半年,一个意外的消息:那隐鼠其实并非被猫所害,倒是它缘着长妈妈的腿要爬上去,被她一脚踏死了。——《阿长与〈山海经〉》
C.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五猖会》
D.我总要上下四方寻求,得到一种最黑,最黑,最黑的咒文,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即使人死了真有灵魂,因这最恶的心,应该堕入地狱,也将决不改悔,总要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二十四孝图》
5.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回答问题。(4分)
新华网北京10月1日电(记者曹智、李宣良)国庆60周年阅兵10月1日上午在天安门广场成功举行。由人民解放军、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预备役部队8000余名官兵组成的受阅方阵,以坚定豪迈的步伐、排山倒海的气势、巨龙临空的雄姿,展示了我军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打赢信息化战争、建设信息化军队的坚强决心,展示了我军捍卫国家安全与发展利益、维护世界和平的强大力量的。
(1)用一句话概括本则新闻的主要内容。(3分)
▲
(2)画线句中有一处语序不当,写出修改意见。(1分)
▲
6.阅读下面两幅二战时期的新闻图片,回答问题。(4分)
A:“爸爸,别去。”B:日本无条件投降了!
(1)用简洁的文字介绍漫画的主要内容。(任选一幅)(2分)
选():▲
(2)阅读了两幅图片,就“战争与和平”的话题,说说自己的感受。(2分)
▲
二(42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7—12题。(15分)
【古诗阅读】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7.杜甫创作这首诗时国家正处于“安史之乱”之时,这从诗中的词语“▲”可以看出。(1分)
8.结合全诗内容,体会诗题中“望”字的两层意思。(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