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1530字。
  作文样例:两种记叙文
  一、非模式记叙文
  【2009年样卷3号文】
  打破常识结出新知识
  (22+20+7-2=47)
  常识,也许是说平常人都有的知识,但也可以说是前人做过的事,后人总结了经验,然后许多人都跟着做或跟着这一思路走下去的常规知识吧。但是人非圣贤,谁能无过,况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常识也该换换衣裳,与时俱进了吧!
  小时候就是九几年的时候吧,那时还没有取消农业税,农村里的人们种谷米有一大部都拿去交税了。于是,谁家的稻米又结实又多,那么他就算的上是有钱人了。但在传统的耕作方式下,每家每户的稻谷量都差不多,也许常识是被过于信任了吧,但那一年,我家的常识换了科学的衣裳。
  记得那一年春天,爸爸老早开车出门了,只听妈妈骂道:“明知道今天要浸种子,播秧,还跑去喝酒,别人家都快插秧了,真没志气。”说着自个儿坐在门前浸着谷种子。不一会儿,爸爸开着那老摩托车(比我还老一点)回来了,车后载着一叠叠塑料作(“做”)的长方形的东西。妈妈气愤地站起来,边走向爸爸,边骂道:“今日要做什么,还死去喝酒。”还不等爸爸开口,又指着车后那奇怪的东西,今年的米饭不用愁啦。看着老妈一面(应该为“脸”)疑惑,老爸继续说:“这是姑父从外省买回来给我们的,妈像叫挞子,把浸好的种子放在上面,然后等谷子发芽后,就可以播种啦,成活率挺高啦!”老妈不等老爸说完,气愤地用食指擢(“戳”)老爸的头,说:“你脑袋也浸种子啦!你也的没的常识?谷种子当然要在田里发芽啦!”平时,老爸很少逆老妈的常识意,但这次他说:“好,那咱们分开种,比比谁的更好更多更高效!”老妈不肖(“屑”)地看了老爸一眼,说:“比就比,谁怕谁!”我在一旁看得正乐,这两老,几岁了……
  于是,老爸和老妈在门前田地分开两块地,各自种自己的。老妈按照常识,像过去的浇水,施肥,还经常趁老爸不在的时候,偷偷看看老爸种的。老爸的谷芽儿,就施了一次肥,可长势就比老妈那常识下种的好,那几夜,老妈失眠了……
  那一年,我家过了个丰收年,从那时起,老妈开始什么都听老爸的意见了,老妈心想:常识并不都可靠。
  老爸也常得意地说:常识这玩意儿,穿上科学这新衣裳就是新知识。
  【专家点评】这是一篇记叙文,把自己对常识的看法——常识要推陈出新,转化成一个故事来表述。故事可以是虚构的,但不用怀疑这是作者真实的看法。切合题意。故事有情节,人物语言较为生动。但标题不好,显然不是一个记叙文的标题(考生要提炼标题)。叙述的语言比较粗糙。有四个错别字,有不少地方表述不当(评卷时,应该更注意在语言上拉开距离)。发展等级在“构思新颖”上打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