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390字。稳中有变 贴近生活
  ——2009年高考语文语言基础知识题综评
  2009年高考落下了帷幕,语言基础知识依然是高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且题型、分值、考查方式在稳定之中都有一些变化,下面就这些方面内容作一些梳理,以帮助同学们备考。
  【考情剖析】
  “语言基础知识”试题重点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正确理解词语意思和正确使用词语(包括实词、虚词、成语、熟语)、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辨析病句五个方面。语言基础知识试题作为高考语文试卷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每年这部分的题量、分值又会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体现一定的变化。下面就结合2008年高考的情况来谈谈2009年高考语言基础题的一些考情变化,以此展望并指导2010年的备考。
  一、稳中有变
  稳中有变仍是语言基础知识试题的主要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题型稳定。语言基础知识题在高考中的考查大都是选择题,只有全国卷Ⅰ、全国卷Ⅱ、海南宁夏卷、辽宁卷、重庆卷在语言表达的主观题中也考查到语病及词语运用,2008、2009这两年的高考都是如此。
  2.试题在试卷中的位置稳定。一般而言,各个省市的高考在没有进行重大改革的情况下,语言基础知识题的位置是稳定的,一般多出现在试卷的前面部分,少数新课改的省市则出现在试卷的后面部分,如海南宁夏卷。
  3.题目的数量与分值稳中有变。稳定是主流,2009年高考大部分省市的语言基础知识题题目数量与2008年保持一致,题目数量一般是3—5小题,分值也在9—12分之间为主。福建卷与2008年一样,没有直接设语言基础题。只有少数几个省市有所变化,如江苏卷就减少了一道成语运用题,题目数量由3小题减少为2小题;上海卷2008年没有设语言基础知识题,但2009年则在现代文阅读题当中考查了一道虚词运用题;湖南卷减少了一道语言衔接题;福建卷在2008、2009两年都没有直接考查语言基础知识的题目。
  4.考查的知识点也是稳中有变。由于语言基础试题的知识点有字音、字形、词语(包括实词、虚词、成语、熟语)、标点、病句五个方面,而大部分省市的语言基础题为3—4道,最多的也是5道,因而在设题时就会轮换考点,一些考点在前几年考查了,在某一年份则有可能不会考查。但是,词语、病句两个考点则是必考题型,除上海与福建外,其他省市多年来都设题考查;字音题也是一个重点题型,多年来,大部分的省市都会考查,每年只有少数几个省市会轮空;字形题在2008、2009两年高考考查中的热度虽然不如前几年,但还是较为稳定,两个都有7套试卷考查到;标点题的考查热度就有所减少,2008年有湖北、山东、江西、天津四个省市考查了标点符号,而2009年则只有湖北、山东两个省市考查了标点符号的用法。
  5.考查的形式稳定为主,略有变化。如每个知识点一般都是单独设题考查,但也有少数省市的高考会把几个知识点综合在一起考查,如2009年高考中,北京卷、山东卷就把字音、字形题合在一题中考查;湖北卷、重庆卷、天津卷、四川卷就把词语、成语及熟语合在一题中考查。
  二、贴近生活,紧扣时代脉搏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2009年语文高考试卷传递了这样一种理念。不仅语言运用题、阅读题、作文题贴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就连语言基础知识题也是如此。如字音题、字形题、词语运用题中涉及的词语基本上都是社会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且相关的材料都主要来源于社会生活。病句、标点题的材料也大部分来源于现实生活,尤其是一些热点事件,如两岸关系、金融危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