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6780字。河南省商丘市09-10学年高一上期六校联考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将各卷答案填在答题卷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l(含相关读本内容)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执拗/拗口    创伤/创意   强颜/博闻强记   数落/数罪并罚
  B.抹杀/抹脸    凌侮/欺侮   积攒/人头攒动   折腾/百折不回
  C.作揖/揖让    阙疑/宫阙   菲薄/薄情寡义   仆从/前仆后继
  D.屠戮/戮力    绯红/绯闻   参乘/千乘之国     当月/长歌当哭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佝偻  颓圮  耸入云天  胆战心惊
  B.踟蹰  喋血  直刺云宵  桀骜不驯
  C.漏卮  跫音  起承转合  暗然神伤
  D.笙箫  景仰  叱咤风云  绿草如阴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在影片《建国大业》中毛泽东烟不离手,周恩来发起了脾气,几个领袖在一起醉酒唱歌,这些情景从细节还原了一个个有七情六欲的人性化的领袖形象。
  B.作为一支国内知名的足球队,不狠抓训练提高成绩,不脚踏实地做人做事,而是靠炒作来吸引眼球,靠耍花招来聚拢人气,这样做无异于饮鸩止渴,终究还是死路一条。
  C.在《解放》中,江青三十多年来首次以正面形象出现在荧屏上,对丈夫的崇拜和深情,照顾病中周恩来的细心周到,这些情节,都将少女江青的情怀刻画得入木三分。
  D.近年来,农业大省河南依托粮食优势,积极发展粮食精深加工,推进农业产业化。“双汇”、“三全”“莲花”……这些家喻户晓的名牌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出。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所有核武器国家应该明确承诺无条件不对无核武器国家和无核武器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并就此达成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文书。
  B.国务院安委办5日通报了湖南永州“10•2”重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初步调查报告,驾驶员处置不当、路况差、客车严重超载、下坡时刹车失灵是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C.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一次次战胜了天灾人祸,渡过了急流险滩,昂首挺胸地走到今天。深重的灾难,铸就了她百折不挠、自强不息。
  D.许多人还认为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户口之所以有那么大的吸引力,主要是因为这些大城市有着较高的教育、就业机会、医疗、养老等福利保障的原因。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新诗为何难有“经典”王
  王珂
  诗本身是最具经典性的艺术。它不但是语言艺术的最高形式,还常常是社会变革的前驱,
  甚至是革命的“号角”。雪莱说:“诗人们是世界上未经公认的立法者。”“立法者”写出的作品当然应该称为“经典”。诗在富有“诗教”传统的古代中国更具有经典性。很多中国文人都将曹丕的名言牢记于心:“盖文章者,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诗文通常是中国文人实现“铁肩担道义”这一兼济天下理想的重要工具。由于新诗与现实过近的距离,在一个“革命”、“运动”和“改革”此起彼伏风云激荡的时代,许多新诗人把自己视为应该承担天下兴亡责任的社会精英,争当时代的弄潮儿和政治思想文化改革的急先锋。这使新诗承担了很多诗歌以外的社会功能,如启蒙的功能。而社会功能的过多承载往往伤及新诗的审美意蕴,而高度的严肃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新诗的经典意识。
  经典常常与传统相依相存。新诗是以反对甚至彻底打倒崇尚经典的古代汉诗的“造反者”角色登上历史舞台的,坚持的是反传统立场。这种“出身”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新诗是一种缺乏经典意识,甚至抵制经典化的特殊文体。新诗孕育诞生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是中国全力位发生巨大变革的特殊时代。清末的“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