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9370字。甘肃省皋兰一中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审题人:魏惠珍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本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迂讷(nè)       谂知(shěn)     两靥(yè)     数见不鲜(xiān)
  B、桎梏(gù)       嗜好(shì)      档案(dǎng)   风驰电掣(chè)
  C、涮羊肉(shuàn)  监生(jiàn)      盥洗(guàn)   锲而不舍(qì)
  D、碑拓(tuò)      祛除(qù)       城垣(yuán)   妍媸毕露(chī)
  2、下列各项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被称为“花泳教母”的日籍教练井村雅代离开了中国,她的离开使人们担心,中国花样游泳队在北京奥运会上的历史性突破会不会是昙花一现。
  B、新版高中语文教材用余华的小说《许三观卖血记》替换了《陈奂生上城》,一叶知秋,随着教材“换血”力度的加大,新的当代作品大量涌现,不少传统经典篇目将淡出视野。
  C、我们在欣赏《前赤壁赋》的华美文辞时,如果不能深入理解其中蕴涵的哲理,从而进一步领略苏东坡自由的精神境界,则恐有买椟还珠之憾。
  D、从篮网的远景规划来看,哈里斯的地位比文斯•卡特还高,他是球队的重建核心之一。易建联越早表现出与他琴瑟和谐,对他在篮网站稳脚跟越有帮助。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生态健康国际论坛”是由国际生态健康联合会每两年组织一次的学术会议,主要探讨全球气候、生态变化导致的新发传染病等人类健康。
  B、30年来,中日关系发展最大的经验和教训是,中日人民之间能否相互理解,才是中日两国最终能够实现世代友好的根本保证。
  C、《人民日报》评论员指出,我们只要不动摇、不懈怠,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实现伟大的目标。
  D、在国内部分乳品制造企业曝出诚信危机之后,豆奶作为替代品进入了消费者的视野,从而引发了投资者对相关行业发展前景的关注。
  4、把下列几个句子组成上下衔接,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立秋至处暑,秋阳肆虐,温度较高,加之时有阴雨绵绵,湿气较重,天气以湿热并重为特点。
  ②秋季的气候是处于“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
  ③故有“秋老虎”之说。
  ④“白露”过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气候寒热多变,稍有不慎,容易伤风感冒,许多旧病也易复发。
  ⑤被称为“多事之秋”。
  ⑥因此,秋季养生在对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导引等方面进行调摄时,应注重一个“和”字。
  ⑦由于人体的生理活动与自然环境变化相适应,体内阴阳双方也随之发生改变。
  A.②①③④⑤⑦⑥ B.①③⑤④②⑦⑥ C.②③①④⑤⑥⑦ D.②⑤④①③⑦⑥.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主动休息:“生物钟养生”新概念
  前苏联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有句名言:“在人类集体活动中,没有任何东西比节奏更有力量。”
  “节奏”就是生物钟的正常运转,是健康的保证,而生物钟“错点”,便是亚健康乃至疾病的开始。此时即需要及时调整,休息是基本的调整手段,否则会使生物钟过度“错点”,最终导致疾病、早衰、折寿、死亡。健康不能透支,如果不加重视,就会“秋后算账”。
  传统的观点是累了才休息,有的甚至累了还不休息,硬挺着,这对健康是十分有害的。近年来,医学界提出了“生物钟养生”的新概念,其核心是主动休息,即在人还不太累的时候,就要为健康充电——休息。
  什么是休息?行为变化就是休息。主动休息的核心是充足的睡眠、不熬夜。每个人的睡眠时间长短不一,但有一条必须遵守,即工作再忙,也不要太晚睡觉。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免疫专家贝里•达比教授的研究小组对睡眠、催眠与人体免疫力作了一系列研究,并得出结论说:
  “睡眠除了可以消除疲劳,使人体产生新的活力外,还与提高免疫力、抵抗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达比教授对28名受试者进行自我催眠训练后的结果表明,施行催眠术之后,受试者血液中的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均明显上升,而这两种细胞正是人体免疫力的主力军。科学家同时发现,施行催眠术的受试者在日常压力面前,表现出更强的自信、自尊和独立处事能力。此外,晚上10时至凌晨2时,是人体内细胞坏死与新生最活跃的时间,此时不睡足,细胞新陈代谢就会受到影响,人体就会加速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