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610个字。
第一课时背影(1)
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文以背影为线索,以时间、空间为顺序记事写人的结构特点。
二、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和朴实而饱含深情的语言特色。
三、理解作者所表现的真挚的父子之情,认识尊长爱幼是中华民族的美德。
教学设想
一、《背影》这篇传统名作,现在编在二年级第一学期,教学要求不能过高,须紧扣单元教学要求,加强语言的基本训练。
二、安排两教时。教学中要保证有充分的时间朗读课文。课前要求学生参阅注释预习一遍,查词典正音。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简介作者,交代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时间因素;结合写作背景讲读最后一段;正音释词;理清文章结构。
教学过程
活动一、学生交流
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与本课相关的材料。
活动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朗读课文,正音释词
[交卸(xiè)]解除职务,向后一任官吏交代。
[奔丧(bēnsāng]从外地急忙赶回去料理长辈亲属的丧事。
[踌躇(chóuchú)]犹豫。
[迂(yū)腐][颓(tuí)唐]
[琐屑(xiè)][晶莹(yíng)]
[差(chāi)使][狼藉(jí)]
[簌簌(sùsù)][赋(fù)闲]
[游逛(guàng)][栅(zhà)栏]
[举著(zhù)]
2. 讨论文章结构,复述课文。
活动三、研读课文
思考讨论交流:
课文多次写到见到父亲的背影,每次背影各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作者为什么都止不住流下了眼泪?
第二课时背影(2)
教学过程
活动四、品味语言
1. 阅读下面几句话,联系课文,仔细体味父子之间的深厚感情。
a) 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b) 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c) 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儿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d) 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2. 课文从背影描写父亲买橘子时的外貌、动作,运用了哪些准确生动而又饱含父子深情的词语?你能揣摩出当时儿子看到父亲背影的感受和心情吗?假如从父亲的正面看,你能否想像并运用恰当的词语描绘父亲的面容、神态、动作?从中你又体悟出父亲对儿子怎样的感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