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3960字。
高考复习古诗词鉴赏教案
常州金坛华罗庚中学崔国明原创南京雨花台中学曹颖改编整理
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加强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包括分析古诗词中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通过复习,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诗歌鉴赏方法,并积累一定的专业术语。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学会在大致理解全诗的基础上进行鉴赏,而不是孤立地鉴赏一词一句。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合作探讨。
训练程序:
知识引路——当堂训练——问题研讨——课后反思
课时安排:10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鉴赏作品的形象以及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考点解说:
1.鉴赏诗歌的形象
诗歌中的形象:包括事物形象、景物形象和人物形象。
诗歌中的形象具有两个特点:一是诗人塑造的形象就是诗中具体的物象;二是诗歌的形象包蕴着作者的思想感情。
(1)叙事诗中的形象: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琵琶女”;
(2)抒情诗中的形象:抒情主人公或诗歌中描绘的景或物,如《咏梅》中的“梅花”;
一首诗可以塑造一个形象,如贺知章的《咏柳》,“柳树”是春的使者和世间美好事物的象征;也可以塑造多个形象,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作者通过“命形势的深切感受。
2.鉴赏诗歌形象中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1)联系作者写作的社会政治背景。比如南宋偏安江南,中原沦陷,这一时期的忧国爱国题材就成了当时的最强音,涌现了辛弃疾、陆游等一批杰出的爱国诗人,他们把自己的追求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了一起,他们的作品就是这种融合的结晶。
(2)联系诗人的个人境遇。比如李清照,她的人生境界以南渡为界,前期生活优裕,妻唱夫和,甚为相得,其作品充满上流女子的闲适,代表作如《如梦令》;后期夫丧兵灾,改变了她的人生,南渡后生活孤苦,其作品充满了愁绪,代表作如《醉花阴》,写出诗人重阳佳节饮酒赏菊时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3)注意同一时代的诗人、不同时代的诗人,在诗歌中塑造的同一形象。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梅花”这一形象是诗人饱受摧残、但至死也不会改变自己高尚品格和坚贞节操的真实写照;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梅花”这一形象折射出诗人先行者和公仆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