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22道题,约7060个字。
  河南省实验中学2009—2010学年上期期中试卷
  九年级语文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
  A妖娆(rǎo  )逊(xùn)色留滞(zhì )田圃(pǔ )
  B 襁(qiǎng )褓诘(jié)难灵柩(jiù  )扶掖(yè )
  C 恣(zì)睢栈(zhàn )桥发窘(jiǒng )狡黠(xi ǎ )
  D 诓(kuāng )骗腆(tiǎn )肚抽噎(yè )腻(nì)烦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红妆素裹亵渎断章取义媚上欺下
  B.心无旁鹜拮据弥留之际重蹈覆辙
  C.怒不可遏凌驾吹毛求疵唯唯连声
  D 孜孜不倦殒落恪尽职守根深蒂固
  3.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老舍的《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的故事。它通过祥子这个人物的变化,无情地批判了祥子所处的那个社会──它不让好人有出路。
  B.善于说故事,善于塑造人物,充满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大胆奇特的夸张,是《西游记》这部小说的三大成功之处。
  C.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小说《水浒传》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D.《三国演义》中主要人物中被称“三绝”的分别是:“奸绝”曹操,“智绝”诸葛亮,“义绝”刘备。
  4.古诗文默写。(10分)
  (1)建国60年来,我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正如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所写:“     ,         ”。
  (2)《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
  (3)诗词中运用典故,使得诗词语言既含蓄又能表明作者的用意,从而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如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就运用“,?”这一典故含蓄地表达自己渴望被重用的心情。又如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中运用“,。”这一典故描写战争激烈的场面,来表明诗人报效祖国的情感。
  (4)酒,在中国文化中颇占一席之地。人们高兴了喝酒,烦闷了喝酒;诗兴大发时饮酒助兴,文思枯竭时也向酒中寻找才思。请你写出几句古诗词中与“酒”相关的诗句。
  ,。
  5.阅读下面材料,认真观察图片,按要求答题。(共8分)
  河南整个彩车长15米、宽6米、高10米,将第44个出场。整个车身像一个巨大的摇篮,摇篮正中,摆放着被祥云环绕的宝鼎。摇篮四周,牡丹怒放,金色的麦穗构成摇篮的边沿。底部翻腾的黄河浪花。车头,花环形牡丹托起了两个金黄色大字——“河南”;车尾,是一朵设计夸张、造型别致、高高翘起的牡丹花,上扬的花瓣高达9米,仿佛迎风张开的巨帆、蓄势待飞的凤凰,达到视觉效果的高潮。
  另外来自登封塔沟武校的四名男演员也同车表演,他们在花车两旁进行河南传统陈氏太极表演,揭示河南丰富的历史积淀和人文底蕴。
  (1)上图是国庆六十周年花车游行时河南省的花车,请你认真观察,结合材料,从花车造型或者花车上的组成元素,选取最具有河南特色的两处进行介绍并说出它们的寓意。(4分)
  ①
  ②
  (2)各省的花车都有一个主题名字,如“钱江明珠”(浙江)“岱青海蓝”(山东)、“凤舞楚天”(湖北)等,请你给河南的花车命名。并说出命名理由。(2分)
  (3)材料中句子有语病,请修改。(2分)
  他们在花车两旁进行河南传统陈氏太极表演,揭示河南丰富的历史积淀和人文底蕴。
  修改意见:
  6.同学们,刚刚过去的国庆大阅兵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以“大阅兵”为主题写一段话。(4分)从下列词语中任选三个(多选不限),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50字。
  雄壮英姿国威震撼大气磅礴声势浩大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