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000字。
  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考点(二)
  娄陶然bzrzy_0223@sohu.(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
  (二)理解常见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复习要点】
  1、了解高考对修辞手法考查的具体内容和方式
  2、掌握常见修辞手法的特征和表达效果。
  【考点解析】
  十二种常见修辞格
  近年来的《考试说明》规定常见修辞格为十二种,即: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对比、引用、反复、反语。
  1、比喻的特点及作用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构成比喻的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比喻不能成立。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2、比拟的特点及作用
  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其形式特点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其作用是使所写“人”或“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增加了语言的生动和形象性,可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可感受到对该事物的强烈的感情,从而引起共鸣。
  3、借代的特点及其作用
  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它强调两事物间的相关点。其作用是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可以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4、夸张的特点及其作用
  夸张指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要求使用时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不能浮夸。其作用在于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鲜明地表现出作者对事物的感情态度,增加语言的生动性。
  5、对偶的特点及其作用
  对偶就是“对对子”,也称“对仗”。它必须是一对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或相反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的排列在一起。两句间的关系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和条件等。其作用有:便于吟诵,有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
  对偶的作用,①形式整齐,结构对称,可以收到一种均衡的美感效果。②词句凝炼概括,富有表现力,能够把相关事物间的关系表现得集中鲜明;是对立事物间的对比强烈,褒贬分明。③节奏鲜明,音韵和谐,读来琅琅上口,便于传诵记忆。
  6、排比的特点及其作用
  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常用强调的同一词语重复出现在各个短语或句子的同一位置上。其作用在于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7、设问的特点
  “无疑而问”。往往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要确定答案。目的是强调问题,以引起人们注意,启发人们进行思考。
  8、反问的特点
  也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句末一般打问号,有的也可打感叹号。
  9、对比的特点
  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从而使特征、属性更加鲜明,能把道理阐述得更透彻、更全面。
  10、引用——引述语录、格言、典故、谚语、数字等,增添文句的意蕴,丰富文章内容,加强表达效果,增强说服力。
  11、反复——有意使用同一词句,以突出重点,抒发感情,增强条理性和节奏感。
  12、反语——反话正说或者正话反说,以增强讽刺幽默效果,或表达深刻内涵。
  【方法点拨】
  1、辨析常见修辞手法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