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950字。《阁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感受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诵读和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2、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怀,领悟诗词中隽永的意蕴。
  3、领悟体会“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的诗歌学习探究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感受诗词中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培养学生对蕴涵在诗词中的思想感情和人生哲理的领悟。
  教学方法:
  1.反复诵读吟咏,要求当堂背诵这首诗。
  2.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赏析品味,加深理解,结合运用比较法理解课文。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
  在我国古代诗歌历史中有两位重要的大诗人,他们的文章为后人称颂——李杜文章在,光耀万千长!这里的李杜我们都很熟悉了指的是,李白、杜甫!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老李的《将进酒》他的气度,气魄,气势,我们领略了感受了。那么,老杜的风格怎样呢?今天要学习的有七律千秋鼻祖之美称《阁夜》一诗!
  二、指导诵读:
  结合课后练习一诵读提示:
  1、学生自由朗读,结合课文注解理解诗歌。(要求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有感情的朗读)
  2、学生个别朗读,要求同学们认真聆听。指导学生朗诵诗歌。
  3、点拨:
  指出节奏与韵脚               阁  夜
  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4、分组读、齐读。
  三、题解 写作背景(知人论世)
   “阁夜”,即西阁之夜。这首七言律诗是杜甫于大历元年(766)冬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是诗人感时、伤乱、忆旧、思乡心情的真实写照。当时,蜀中发生了崔旰、郭英乂、 杨子琳等军阀的连年混战,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加之杜甫好友郑虔、苏源明、李白、严武、高適等人相继亡故,所以杜甫深感寂寞悲哀。诗人流寓于荒僻的山城, 面对峡江壮丽的夜景,听到悲壮的鼓角声,感慨万千。他由眼前的情景想到国家的战乱,由历史人物想到自己的境遇,力图在内心超越令人悲伤的现实。诗中虽有悲 凉哀伤之情,却也有壮情和超然之意。
   《阁夜》是杜甫在大历元年冬离蜀寓居夔州西阁的作品.
  当时西川军阀混战,连年不息;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而杜甫的好友郑虔、苏源明、李白、严武、高適等,都先后死去。感时忆旧,他写了这首诗,表现出异常沉重的心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