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24张,另附教学设计,过程设计新颖独到,实用。视频素材请单独下载http://www.ht88./downinfo/105047.html。
  18.杨修之死
  执教:易万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理解“沉吟、班师、谮害、惑乱、对答如流、适、数”等词的词义。
  2.了解罗贯中与《三国演义》,了解杨修的有关史实。
  能力目标
  1.引导学生自读文本,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2.分析理解杨修的死因,深入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3.学习本文通过典型事例来展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德育目标
  做人要谦逊自持,保持心理健康,完善健全人格。
  【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人所教班级学生虽系我县城镇初三年级学生,会熟练上网的学生不多,学习基础中等偏上,对信息技术把握能力一般。
  【文本教材与信息技术整合点分析】
  本文节选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相关的电视剧、连环画等学生大多看过,用学生熟悉的影视插曲或照片等整合到教材文本中能充分激发起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链接到网上丰富的资源,可以让学生了解他们在一般的书本上了解不到的相关的历史和文学知识,逐步络资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让学习变得主动、深入而有趣。
  【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分析】
  《三国演义》是中国历史小说中的名著,是根据《后汉书》《三国志》《三国志评话》以及某些传说,经过作者综合加工,创作而成的。《杨修之死》 选自第七十二回,它介绍了魏蜀汉中争夺战的最后阶段曹军撤退前的情况,记叙曹操杀杨修的经过和缘由,从不同侧面展示了曹操、杨修的矛盾冲突。教读本文,应在理解文意、把握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杨修、曹操的性格特征,学习通过典型事例来展现人物性格的写法;分析探究杨修的死因,深刻领会作者的意图,互动交流,培养学生独立解读文学作品的能力。
  教学方法以竞赛式教法为主,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展开文言知识、口头表述及辩论比赛,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开启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提高思维品质,鼓励他们独立探究,大胆发言。另外,运用赏读法,引导学生把握文章刻画人物形象的独特手法,体会插叙的表达效果;运用拓展延伸法,联类引申,反观自我,从杨修的悲剧中吸取教训,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学课件设计、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主题曲、照片、电子图书,联网的计算机、投影仪、话筒等。
  课件设计:课件为PPT课件,共有22张幻灯片。第1张课题、第2张课件简介(目录)、其他依次是:“杨修之死”视频、读诗猜人、导入课文、教学目标、作家作品简介、巾帼须眉大比拼、男女生必答题、抢答题、整体感知、精彩辩论赛、总结发言、杨修死因、拓展延伸、友情链接等。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