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020字。
  2010年中考语文料七年级上下册文言文精读理解
  问题梳理
  七年级上册
  1.《童趣》
  本文主旨是写作者儿时的“物外之趣”。通过写夏蚊及草间之虫皆极细小之物,可以诱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想像力,意趣即由此生成。课文写作特色:
  1、以生动的笔调,充分展开联想与想像。
  2、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描写事物。
  2、《〈论语〉十则》(重在背诵默写,按要求填空)《论语》中的这十则是儒家的修身之言,讲的是做人的道理,其中前三则讲做人的道德修养,第四则讲做人应该抱负远大,意志坚强,第五、八则,可以看出“仁道”是孔子追求、宣传的最高准则,六、七则主张人们勇于实践,能成人之美。九、十则讲人要有艺术修养,要亲近自然,锻炼身体。学习本课,重在领悟,重在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验证其正确性。课文写作特色:语言简练,用意深远。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论语〉十则》中流传至今的成语有:.温故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任重道远;死而后已
  3、《世说新语》
  这两个故事都是写古代聪颖少年的故事。《咏雪》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在一次家庭聚会中,谢道蕴表现出了咏絮之才。《陈太丘与友期》讲的是汉末名士陈纪七岁时,对父亲的朋友侃侃而谈的故事。
  写作特点:文章善于抓住人物特征。作者常用简单几个字,精确地描绘出主角的语言、动作,主角的性格便清楚的呈现在读者的面前。善用对照、比喻、夸张、与描绘的文学技巧,如“未若柳絮因风起”的典故。善用对比突出人物性格。
  七年级下册
  1、《伤仲永》
  表现手法:文以方仲永的事例说明人的天资与后天成才的关系。文章先叙事,详写方仲永幼年才能出众,而略写此后的情况,先扬后抑,对比鲜明,表达了作者的惋惜之情;然后就事说理,提出作者的见解。学习时,要注意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平庸无奇的原因,想想自己受到什么启发。本文与《孙权劝学》的内容都与学习有关,可以作比较。
  问题探究:
  1、方仲永才能变化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有什么特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