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2950字。
  如何将各种思维方法用于提炼论点
  1、概念题
  作文的题目只提供了一个概念(抽象概念),一方面对我们思考所作的限制最小,给我们留下的思维空间最为广阔。另一方面,由于没有限制,写起来也最容易不着边际,漫无中心。目前作文中常见的“话题”,往往就涉及一个概念。我们这里举例说明:面对“话题作文”给出的概念,如何运用上述思维方法提炼论点。常见的文章一般格局是“总——分——总”,“提炼论点”所经历的思维过程也主要是由“综合”到“分析”再到“综合(概括)”。
  比如《谈实干》,接触到这个题目,我们便可能形成一个初步的总体印象:实干是一种值得肯定的工作精神。同时也可能为自己的思考初步定向:要提炼出哪一种类型的论点。这些思维活动便是初步的综合。然后便可展开分析。在实际的思考活动中,我们的分析可能是侧重于某一方面,比如侧重于概念分析、因果分析、比较分析等等。下面为了提供一个范例,我们尽可能地从多方面进行分析。首先,概念分析。实干,其核心是个“干”字,所谓“干”,就是“实践”。
  其次,便是强调一个“实”字。所谓“实”,至少包含以下几层含义:
  一是实事求是的态度,二是勤奋踏实的工作作风,三是实实在在的本领。其次,原因分析和结果分析。一个人为什么会形成实干精神的呢?从根本上说,一是出于对所从事的事业具有一种高度的责任心和主人公的精神,二是由于具备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三是由于长期的实践,四是对“实干”的意义有充分的认识,如此等等。那么具有实干精神会产生什么结果呢?第一,实干可以出真知、出成绩。第二,实干可以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勤奋踏实的工作作风,有助于我们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实干”和“实事求是”、“勤奋踏实”、“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之间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关系。)如此等等。再次,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将“实干”和“空谈”在表现、本质、形成的原因和产生的结果等方面进行对比,将“实干”和“蛮干”、“巧干”也在这些方面进行比较,发现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最后,辩证分析。事实上,“实干”和“空谈”在表现、本质、形成的原因和产生的结果等方面进行对比,将“实干”和“蛮干”之间,都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一般说来,人们总是肯定“实干”而否定“空想”。但是一味“实干”而不去“空想”,很可能成为“只管低头拉车,而不抬头看路”的事务主义者,很可能变为“蛮干”。如此等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