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8470字。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2009年11月12日
  注意:本试卷满分分值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上,所有答案均需填写在答题纸上。选择题答案先在答题纸上填好,再在答题卡相应的题号上填涂,其中5、9、10、11题切不可涂。
  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正月/正襟危坐     不屑/酒阑灯灺     木讷/按捺不住
  B.晕车/晕头转向     曝背/一曝十寒     烙印/恪尽职守
  C.泊船 / 罗布泊     绿林/绿水青山     粗犷/旷日持久
  D.铁骑/骑虎难下     幕布/蓦然回首     箕踞/掎角之势
  2. 下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
  A.废寝忘食   苍海一粟   含辛茹苦   休戚相关
  B.铤而走险   回光返照   不屈不挠   金碧辉煌
  C.峥嵘岁月   丰华正茂   汗流浃背   毛骨悚然
  D.良晨美景   怨天尤人   惊世骇俗   苟延残喘
  3.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萨科齐为什么老是喜欢拿西藏问题来捣乱?为什么一定要见达赖?可能这与他喜欢做“出头鸟”的性格有关,但可悲的是,几乎每次他都铩羽而归。
  B.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即使富庶地区的人们也乐意告别家乡,外出闯荡一番,安土重迁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
  C.“白色絮状的沉淀,跃然试管底,铜离子遇氢氧根,再也不分离”“光折射的条件,斜射入界面,折射使水变浅,叉鱼叉下面,空气到水里,再到玻璃的往前 ”……,目前各种版本的《青花瓷》正方兴未艾。
  D.中国宗教多元共存、和合共生的优良传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进一步得以彰显,形成了五教同光、共致和谐的良好局面。在宗教纷争与文明冲突不绝如缕的当今世界,中国宗教间和谐与合作的价值尤为凸显。
  4.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在第59届柏林电影节的开幕阶段,观众将欣赏到一部名为《食品公司》的影片,它对食品行业的非正常运作进行了揭露,其程度与金融危机不相上下。
  B.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主张分裂中国的“台独”“藏独”“疆独”势力和支持“三独”的外部势力都是注定要失败的。
  C.我们要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宽松环境,提供有利条件,不要动不动就给他们戴紧箍咒。
  D. 生活是一幅丰富多彩的画卷,如果得不到你的欣赏,那不是它缺少美,而是你缺少发现。
  5.下面是一位同学读完《故乡的榕树》后摘抄的一段文字,请至少从三个角度加以评点。(6分)
  我怀念从故乡的后山流下来,流过榕树旁的清澈的小溪,溪水中彩色的鹅卵石,到溪畔洗衣和汲水的少女,在水面嘎嘎嘎地追逐欢笑的鸭子;我怀念榕树下洁白的石桥,桥头兀立的刻字的石碑,桥栏杆上被人抚摸光滑了的小石狮子。那汩汩的溪水流走了我童年的岁月,那古老的石桥镌刻着我深深的记忆,记忆里的故事有榕树的叶子一样多……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