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星资源网
学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
综合
会员
注册
登录
会员中心
如何汇款
在线充值
搜索
文章
备课
专题
精品
留言
高一作文“记叙文的立意”学案
分类:
语文
/
中学作文
/
高中作文教案
版本:
人教版
类型:
doc
大小:
36 KB
评级:
时间:
2009/12/15 15:53:42
下载:
本月:1 总计:215
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点此下载
约4900字。作文学案——记叙文的立意
序号:01 课型:新授课 主备人:王成河 时间:2008-9-22
【写作指导】
立意,其中的“意”就是指中心思想,也称为主题或主旨。立意指的是写作时中心思想的确定。古人强调“文以意为先”。立意是文章的灵魂和统帅,对文章的高低优劣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任何文章都要表达一个中心意思,没有这个中心意思,文章就如同一盘散沙,失去了灵魂。那么,文章的中心从哪里来呢?这要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命题作文中,题目已隐含了文章要表达的中心,如《记一个勤奋的人》,“勤奋”就是文章所要表现的人物的特点,也就是文章的中心。另一种在非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或材料作文)中中心没有确定,要作者自己去确定。绝大多数文章都属于后者。
对于没有确定中心的文章,应该自己来确定中心。确定中心,或者说立意,应注意以下几点:
1、立意要真
“真”即“说真话”“诉真情”,就是要求我们在文章中自然地表达真情实感,使感情的流露给人真诚感,而不是生硬地附加装饰,更不是虚情假意。感情往往寄寓在一定的事情中。感情“真”建立在事情“真”的基础上,而真实的事情不仅仅是作者的所见所闻和亲身经历,它还包括作者的所想。题材“假冒伪劣”,其蕴含或者引发的情感常常是虚假的;题材真实自然,抒发的情感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矫揉造作的题材,绝不可能打动读者的心灵。而深层意义上的真情实感,必须是在对客观事物反复认识、反复体察的基础上才能获得。我们应该多观察、多思考。观察平常生活中平常人的情感,想人之常情,想家庭的欢乐、苦恼,想同学之间的摩擦、友谊等。平时的观察和积累是我们写作材料的重要来源。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必拘泥于“真人真事”,完全可以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去调动自己的想象,合理虚构。虚构不等于胡编乱造,虚构要合乎生活逻辑,也就是要合乎情理。
2、立意要深
立意要深是指文章能够引发人的思考、给人以启迪。写人的文章要对人物的思想品质、精神世界能作一些发掘,写出人物的个性特征;叙事的文章能以小见大,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并透过现象分析问题的本质,这样才能做到深刻透彻。对任何事物的认识都有个深浅的问题,体现在作文中,立意便有个深刻与否的问题。鲁迅先生曾说:“抓住一点,深深开掘。”写文章,要透过观察现象,揭示出事物的本质,从中找出最具有时代精神的、最有普遍意义的东西。
有一位同学写《记一堂体育课》,写的是800米测验,最后两百米,作者坚持不住了,但想到为期末的体育成绩,为了评“三好学生”,为了中考,加油拼搏,最后终于战胜自我,胜利到达终点。其中对“三好”“中考”强调很多,给人一种“功利感”,不深刻,体现了小作者思想认识水平还不够。如把有关“为了三好,为了中考”的内容去掉,就将主题确立为“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就要深刻得多。
3、立意要新
“新”就是写作意图要紧扣时代的脉搏,所考虑的问题有新的角度,所写的内容有独立的见解。如像摄影一样,虽然在不同的侧面、角度都可拍摄,但只有选取一个最佳、最合适的镜头,才能摄出最佳的照片。要用敏锐的眼光,从现实生活中不断寻找新鲜问题、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发现时代特点,感受时代气息。
在审题准确的前提下,想别人想不到的,想别人不敢想的,想别人想不透的,这是立意创新的关键。摆脱思维定势,多逆向思维。立意与众不同,文章方能脱颖而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我们要多
点此下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
“yxzyw2002”
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记叙文的立意视频课堂实录 通用
记叙文的立意与选材ppt 通用
高中记叙文的立意和选材ppt 通用
记叙文的立意和选材 通用
高中作文能力训练第二讲《记叙文的立意与选材》视频讲座 通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