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7860字。山东省平邑二中2010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濒临(bīn)  整饬 (chì)   杯盘狼藉(jiè)    倾盆大雨(qiōng)
  B.佛教(fú)   豢养(huàn)   瓜熟蒂落(dì)     前倨后恭(jù)
  C.果脯(fǔ)   恫吓 (dònɡ)  拈花惹草(niān)    一丘之貉(hé)
  D.铁砧(zhēn) 攻讦 (jié)   心宽体胖(pànɡ)   丢三落四(là)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书刊要装帧,门面要装潢,居室要装修,营造一个舒适温馨而又口味高雅的家可以说是工薪阶层中许多人的梦想。
  B.舞台上,弟弟的朗颂声情并茂,姐姐的伴奏绵上添花;母亲心中的那丝担忧很快便烟消云散了。
  C.2008年1月以来,中国居民物价指数CPI出现了明显的涨幅,不少低收入家庭倍感通货膨涨的压力。
  D.在骄阳的爆晒下,牵牛花堰旗息鼓,美人蕉慵倦无力,矜持的牡丹也耷拉下了高贵的头颅,失去了先前的神采。
  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王晓华外语能力和公关能力很强,被学校    到国际交流处负责外籍教师的引进和管理工作。②    天气恶劣,这些初到庐山的外国朋友还是游兴盎然。   
  ③有时她偷偷塞一点口香糖、瓜子什么的给小王,小王不想要,又不便当众     。
  A.委任  不管  推却     B.委派  尽管  推却
  C.委任  尽管  推诿     D.委派  不管  推诿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不论什么时候,冰心老人都是坐如春风、亲切随意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不是喧哗而锋芒难避。
  B.某市原副市长许运鸿家教不严,其妻儿收受贿赂80多万元。有人认为,许运鸿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因为他事先不知,所以罪不容诛。
  C.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有很深的文学功底,古典诗文名句往往能信手拈来,为文章增色不少。
  D.你看他,身穿运动服,却系着领带,脚上的黄胶鞋还沾满了黑泥,真是个下里巴人。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孩子的教育问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远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奏效的。
  B、知识分子一般眼界比较开阔,富有正义感,民族的荣辱,国家的盛衰,往往更能激起他们的一腔报国之情。
  C、我们在本月中旬前后有个重要会议,所以现在就要好好准备。
  D、地震发生之后,当地政府及解放军部队全力救助,目前灾区群众已住进了临时帐篷,防止余震再次发生。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记住历史,不要记住仇恨
  徐迅雷
  2007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70周年。要“记住历史,不要记住仇恨”,这是已故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李秀英的遗言,非常精确地说明了今天的纪念意义。
  今天,一些空乏的口号式发泄,又翻卷起来,颇有些“四海翻腾云水怒”的味道,比如网民的“铭记三十万,谢绝日本人”、“抵制日货”、“日本人真不是东西”等等。把70年前战犯所犯下的罪行,拿今天的“日本”“日本人”来“替罪”,犹如“先人犯罪、孙辈罚跪”,这多么荒谬。今日日本人当中也有右翼和极右翼,但我们一些狭隘民族主义者,根本就不知道哪个是右翼分子,不区分右翼与其他日本人的不同,就像不区分今天日本百姓与过去日本侵略军的不同一样。
  一万次发泄抵不上一次证据的发现。我们需要的是精准的研究,而不是空乏的口号。73岁的张宪文,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主任,是厚大的《中国抗日战争史》一书主编,他还担负着主编《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的重任大责。史料先后已出版了两批,共55卷,3000万字,这是南京学界数十位学者共同参与、历时7年完成的一项庞大工程,是在调查了中国、日本、美国、德国、丹麦等国家的历史史料后的血汗结晶。大屠杀证据的发掘研究,是认识历史真相的过程;我们就应该做这样扎实的具体的工作,而不是泛泛地光顾着说“30万”的数字。
  没有具体的、扎实的证据,就难以真正教育他人、启发自己。“我们最终会出到第80卷,收集到的证据、史料越来越多。”张宪文说,“我就不信,把这些书摆到日本首相的办公桌上,他还不承认南京大屠杀?”我想,“第80卷”不该是“最终”,今后要一直研究发掘下去;“日本首相”也要区别这个那个,有的首相根本就不会“不承认南京大屠杀”。
  历史不是木乃伊。今天要挖掘的是历史“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