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10060字。山东省聊城一中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模块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题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第I卷(单项选择题  共24分)
  一、(1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龟裂(jūn)  贮藏(chǔ)  枕藉(jiè)  鹰隼(sǔn)  悄无声息(qiāo)
  B.脖颈(gěng) 妊娠(shēn) 筵席(yán)  谂知(shěn) 呱呱而泣(gūgū)
  C.怂恿(cóng) 铁屑(xiè)  乳媪(yùn)  菲薄(fěi)  如丧考妣(bǐ)
  D.飓风(jù)   濒临(pín)  攒射(cuán) 譬如(bì)   生死不渝(yú)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萌蘖    聚敛    瞄准    妒忌    双刃剑    门衰祚薄
  B.跋涉    伏法    桀骜    喋血    绿茵场    殒身不恤
  C.妖娆    盅惑    申冤    文身    伊甸园    皇天厚土
  D.疱疹    门扉    慵懒    干练    胰岛素    流觞曲水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 在新农村建设中,要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      以新农村建设的名义大拆大建,滥用耕地。
  ② 60年前,台湾摆脱了日本殖民统治,从那时起,台湾回归中国的事实不容否定,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法律地位不容      ,更不容挑战。
  ③ 队员们表示:“下一场比赛胜负难测。但我们尽力而为,      付出的是失败的代价,我们      会时刻认清自己的目标,不会轻易放弃。”
  A.防范  置疑  尽管/仍然     B.防止  置疑  即使/也
  C.防范  质疑  即使/也         D.防止  质疑  尽管/仍然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近几年,铁路的发展非常迅猛,许多大城市之间每天都至少开通一班次城际列车,朝秦暮楚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奢望了。
  B.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把最绚烂的舞台交给了一个“放羊娃”,把最动人的时分交给了一个下里巴人——来自陕北的阿宝。
  C.电视连续剧《亮剑》在黄金时段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人们对它评头论足,大加赞赏。
  D.某建筑公司会计程某,为填补贪污挪用公款的亏空,不惜再次把巨额公款投入股市,她的这种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三鹿问题奶粉事件将对整个乳制品行业产生重大影响,除了短期内相关企业利益受损外,这一行业的竞争主体、产品结构、供应链等都将发生变化。
  B.商场保安员的职责是保护商场的货物安全和环境安全,不是执法机构,擅自打人行为属于执行公务过程中侵害他人权利的行为。
  C.这些办公设备具有抗紫外线、抗摩擦、防水、防静电,满足室内外环境要求。
  D.本次“海交会”紧紧围绕“生态、绿色、品牌”为主题,在保留“冬季瓜菜”主题的基础上,增加了花卉、农机、旅游业、房地产等内容。
  二、(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受害者心态   曹林
  湖北襄樊女企业家停捐事件中,受捐者的不感恩和捐助者的“索谢”,以及舆论对此喋喋不休的争议和交锋,暴露出当下中国社会一种病态。人与人之间缺乏起码的信任,互相猜疑互相防范。多数人都怀有一种“受害者心态”:看待社会问题和参与社会讨论时,都站在受害者立场上,带着一种“受害”情绪。当下舆论的对抗、偏激、苛刻、冲突大多源于此。
  受害者心态不仅存在于社会底层,不少掌握着一定资源、相对强势的阶层也有这种心态。调查显示,多数富豪认为,财富给自己带来“不安全感”,感觉自身是仇富舆论的受害者。
  贫富差距拉大,社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失衡,这应该是受害者心态普遍化的第一个原因。有人是因为处于真实的利益受损境地而有受害心态,比如下岗工人和失地农民;有人因为遭遇舆论敌视而感到受害,比如富人和医生群体。第二是社会存在着一种垄断着各种资源的权贵阶层,权力无坚不摧无孔不入,制度很多时候对他们形同虚设。社会存在着这种“通吃性”的超强势群体,没有人会有安全感,从民企老总到高级白领,再风光的阶层也会感觉自己是弱者。最后源于制度的不规范。制度最大的功能在于能给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