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题,约4930字。
七年级上语文第四、五单元学业检测题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一、积累和运用(40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
chéng bèng zǎi niàng
______清 ______发 主______ 酝______
卷帙( ) 汲( )取 模( )式 粗糙( )
2、下面词语中至少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4分)
再接再厉 持之以恒 轻飞曼舞 披蓑带笠 锲而不舍
按步就班 谈笑风声 迫不及待 呼朋引伴 细滋漫长
花枝召展 闲情逸致 重岩叠障 跟深蒂固 不言而喻
错别字
改正
3、在原句上改正下面两个病句:(4分)
(1)在建设三峡大坝的过程中,无论工人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们却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2)新课程关注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因此我们在学习中应培养自己解决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
4、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
A、李丽的动人事迹,经过老师的大事渲染,传遍了校园每个角落。
B、星期天上午,江城的中小学生络绎不绝地涌入科技馆。
C、新的初中语文教材经过改头换面,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很受学生欢迎。
D、王强参加男子200米预赛,听到发令枪响,就像惊弓之鸟一样飞跑。
5、选出下边分析不恰当的一项(3分)( )
A、朱自清的《春》是一篇游记散文,写了作者春游的所见和感受,情景交融,形象而生动。
B、梁衡的《夏》,主要运用比较、对比的方法突出了夏天的热烈和紧张、急促的旋律,赞美了辛勤劳动的农民。
C、《济南的冬天》是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来写的。
D、《三峡》作者采用提纲挈领的笔法,描写了三峡风光,论时间,春、夏、秋、冬四季齐全;写景物,山、水、草、木面面俱到。
6、依次填入下面句子的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生活中种种苦涩,________,历程中多少挫折,________,漫漫岁月里的辛苦挣扎,________。但由于忍耐,由于奋斗,也由于不断地向上望,坚韧的生命终能超越所有的忧患与磨难,而从生活自身获得智慧。
A、曾催人衰老憔悴 曾使人失望流泪 曾给人痛苦沉思
B、曾催人衰老憔悴 曾给人痛苦沉思 曾使人失望流泪
C、曾使人失望流泪 曾给人痛苦沉思 曾催人衰老憔悴
D、曾使人失望流泪 曾催人衰老憔悴 曾给人痛苦沉思
7、文学常识填空(5分,每题1分)
(1)《春》的作者是__________,字__________,江苏__________人。
(2)《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__________,原名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____人,他的主要作品有小说《__________》和话剧《__________》等。
(3)《论语》是记录_____________的言行的书,由_____________收集编纂而成。
(4)孔子,名___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朝代)鲁国陬邑人。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________家、_____________家。他是_____________学派的创始人。
(5)《梦溪笔谈》是_______朝代_________ 在晚年用笔记文学体裁写成的,当中所记述的许多科学成就均达到了当时世界的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