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星资源网
学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
综合
会员
注册
登录
会员中心
如何汇款
在线充值
搜索
文章
备课
专题
精品
留言
《长恨歌》ppt30
分类:
语文
/
高中课件
/
选修课件
版本:
人教版
类型:
ppt, doc
大小:
2.47 MB
评级:
时间:
2009/12/19 10:09:51
下载:
本月:1 总计:533
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点此下载
共35张。
《长恨歌》公开课教案和教案,实用有效,符合新课改精神,课件制作精美,指导性强。
《长恨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学会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诗歌主题。
2、掌握诗歌写人、抒情所采用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多角度刻画人物形象。
2、难点:诗歌的主题。
教学设计: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唐玄宗李隆基与贵妃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悲剧,因与“安史之乱”紧相联系,有着相当严肃的政治色彩,而其情事本身之离奇、曲折,又极富传奇色彩,因而倍受历代文士的关注。自唐至清,出现了不少以此为题材的文学作品,著名者如杜牧《过华清宫绝句》、李商隐《马嵬》、苏轼《荔枝叹》、白朴《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洪昇《长生殿》等。自居易的《长恨歌》则是其中翘楚。
二、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原籍山西太原,祖上迁下陕西渭南。晚年官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
他出身于一个小官僚家庭,世敦儒业,祖、父皆以明经出身。白居易的青年时代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贫困的生活,使白居易接近了人民,这对他的诗歌创作差不多一开始就走上现实主义的道路有着重大的作用。
白居易的思想带有浓厚的儒、释、道三家杂糅的色彩,但主导思想则是儒家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他的一生,大体上可分为前后两期,而以四十四岁贬江州司马为分界线。前期:主要是“兼济天下”。在创作上,创作了大量针砭时弊、反映民生疾苦的诗作,如《秦中吟》、《新乐府》大都作于此时。后期:主要是 “独善其身” 。这一时期他创作了大量的闲适诗。
白居易曾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喻诗、闲适诗、感伤诗和杂律。他本人最重视的是讽喻诗。他的讽喻诗主要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一类诗广泛地反映了人民的苦难。这里既有同情农民的作品,如《杜陵叟》;也有哀叹妇女悲惨命运作品,如《上阳白发人》、《后宫词》等;另一类诗深刻地揭露了统治者的罪恶,如《卖炭翁》、《红绒毯》等。但《长恨歌》诗人自己将之归为感伤诗一类。
三、背景介绍:
本诗取材于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这首诗创作于元和元年,当时诗人正在山西周至任县尉。这年冬天,白居易与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说起了当地流传已久的唐玄宗与杨贵妃悲欢离合的故事,大家都为之唏嘘不已,王质夫举着一杯酒来到白居易面前,说:“这种旷世之事,如果没有文笔出众的人来记录、润色,就
点此下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
“yxzyw2002”
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长恨歌》视频朗读5 人教课标版
《长恨歌》教案6 人教课标版
《长恨歌》导学案 鲁教版
《长恨歌》ppt29 人教课标版
《长恨歌》ppt28 人教课标版
《长恨歌》彩色图文版 通用
《北方有佳人》音频歌曲1(长恨歌) 人教课标版
《长恨歌》ppt27 人教课标版
《长恨歌》ppt26 人教课标版
《长恨歌》ppt25 人教课标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