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星资源网
学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
综合
会员
注册
登录
会员中心
如何汇款
在线充值
搜索
文章
备课
专题
精品
留言
高中语文选修一第三单元报告文学教学设计
分类:
语文
/
高中教案
/
必修一教案
版本:
北京版
类型:
doc
大小:
87 KB
评级:
时间:
2009/12/26 11:37:49
下载:
本月:1 总计:31
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点此下载
约7240字。选修一第三单元(报告文学)教学设计
选修调查,教学实际:1、选单元,2、选重点篇目。各有利弊。如果按两个单元的设计应该有较充足的时间,可利用这个条件多做些文章(阅读、欣赏、合作学习、自主学习……)
一、 学习背景
人教版初中教材没有报告文学篇目,必修的五个模块15个单元中有6个单元的散文,是四种文学体裁中比重最大的,分别涉及写人记事、社科科普、应用文、写景状物、议论抒情和说理论世文,并没有一篇报告文学。而选修的几个模块中也仅此一个单元的4篇报告文学作品。学生对此比较陌生,而实际生活中报告文学是常见的。
学生有高一一年的高中学习基础,文理已经分班,有了自己的学习方向,已由适应高中的语文学习到瞄准高考进行训练的过渡,而作为现代文文本的本单元教学可为此服务。
在此背景下确定三维目标。
二、 三维目标
1、 知识与能力:了解报告文学的基本特点,了解我国报告文学的发展及重要的作家作品。
借助相关背景读懂作品,有所共鸣。
2、过程与方法: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中,通过研读文本,在感悟、理解、鉴赏作品的同时融入阅读、表达与作文的相关训练。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所报告人物的精神境界,思考所报告事实中蕴含的丰富的社会意义;学会关注社会,提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使自己的人生更有价值。
三、教学设计
(一)单元总体设想
1、重点:感受报告文学的真实性、思想性、艺术性,实现对这种文体感性与理性的认识;用现代文阅读、语言表达等相关指导进行内容的理解拓展和写法的鉴赏。
2、顺序:9、10、12——11 短---长、理解---鉴赏表达、共同学习---自主学习
3、泛读导引:先期让学生通读,提取报告文学的主要特征,关于课文理解的部分融入课内。
4、拓展:给学生一些知名的作品或所选作家的其他作品进行阅读,如《哥德巴赫猜想》《扬眉剑出鞘》《小木屋》等等。
5、课时:2-3-1-2
6、配合写作:(1)比较阅读感悟类
(2)尝试写一些小型的人物报道专访(访知名老师、校长,获奖同学、名人)
(3)百字左右语言表达
(4)议论文
附1:报告文学
《现代汉语词典》:报告文学是一种“文学体裁,散文中的一类,以现实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真人真事为题材,经过适当的艺术加工而成,具有新闻性。通讯、速写、特写等也可统称报告文学。”
报告文学的基本特征:新闻的真实性(报告)、文学的艺术性(文学)。(作者的主观评价)
附2:我国报告文学的发生发展
19世纪的晚清,报纸登陆中国,散文与新闻相结合的产物报告文学开始孕育,鸦片战争后出现了第一批初具报告文学雏形的作品,到梁启超的《戊戌政变记》才具备了报告文学的基本特征。
五四后,冰心、瞿秋白、柔石和文学研究会的诸作家积极写报告文学,出现一一批具有现实性的作品,作品的抒情性大大增强。但此时作家们还没有文体的自觉性。
1930年,报告文学这一名词方才正式引进,报告文学的写作进入了自觉的阶段,它同其他体裁的作品一样得到发展。
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被称为“报告文学的时代”。
附3:我国报告文学的名家名篇
夏衍《包身工》
萧乾(1909---),1936—1946任《大公报》驻英记者,在欧洲亲历第二次世界大战全过程,是西欧唯一的中国随军记者。《剑桥书简》《伦敦三日记》《血红的九月》《血肉筑成的滇缅路》《流民图》等。
魏巍报告文学集《谁是最可爱的人》
房树民、王石《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
徐迟《哥德巴赫猜想》《火中的凤凰》《地质之光》《生命之树常绿》
理由《扬眉剑出鞘》
陈祖芬《祖国高于一切》
柯岩《船长》《奇异的书简》
黄宗英《小木屋》《大雁情》
鲁光《中国姑娘》
点此下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
“yxzyw2002”
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选修(一)报告文学选读备研设计ppt 北京版
中国现代文学报告文学作家作品简介 北京版
201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指导资料:新闻、报告文学 人教课标版
2008-2009学年度高中语文《史传文学·报告文学》第一单元测评试卷..
《报告文学选粹》(合集)电子书 通用
《高考殇》(word版报告文学)电子书 通用
《报告文学》电子书 通用
Top